徒知事奔走,曾未补毫毛。
意思:只知道事情奔走,没有补充极小。
出自作者[宋]苏辙的《次韵王临太博马上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冬晚霜露重,城遥鞍马劳》是一首描绘冬晚城中鞍马奔波景象的诗,同时也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深深忧虑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,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忙碌而充满忧虑的世界。
首联“冬晚霜露重,城遥鞍马劳”,诗人以霜露之重和鞍马之劳两个意象,生动地描绘出城中人们奔波劳作的场景。这句诗以平实的语言,描绘出了冬天的夜晚,霜露浓重,人们骑着马在城中奔波,劳累不堪的情景。这种描绘不仅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,也让人对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细腻情感产生了深深的敬意。
颔联“徒知事奔走,曾未补毫毛”,诗人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深深忧虑。他明白人们为了生计而奔波劳碌,但这种奔波却无法解决实际问题,无法弥补生活中的痛苦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深刻同情,也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关怀。
颈联“水旱嗟嚬蹙,疮痍费抑搔”,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百姓生活的艰难。水旱灾害、疾病、战争等都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困扰。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百姓苦难的深深同情,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关注和期望。
尾联“莫归何暇食,堆按簿书高”,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忙碌生活的无奈。尽管生活如此艰辛,但人们仍然无法抽身回家吃饭,只能匆匆忙忙地处理各种文书工作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,也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深深关怀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,展现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深忧虑和对生活的无奈。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,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