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寄庐山真上人》 月明潭色澄空性,夜静猿声证道心。

月明潭色澄空性,夜静猿声证道心。

意思:月明潭清澈的天色空性,夜静猿声悟道心。

出自作者[唐]李端的《寄庐山真上人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高僧无迹的禅行和生活为题材,描绘了他在自然中的修行和体验。 首联“高僧无迹本难寻,更得禅行去转深。”描绘了无迹的高僧难以寻找,但他通过禅行的深入,使得他的修行境界愈发深沉。这里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,暗示了无迹高僧的神秘和深不可测的禅修境界。 颔联“青草湖中看五老,白云山上宿双林。”描绘了无迹高僧在自然中的生活和修行。他在青草湖中观看五老山,在白云山上过夜。这里展示了无迹高僧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淡泊,体现了他的禅修生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。 颈联“月明潭色澄空性,夜静猿声证道心。”进一步描绘了无迹高僧的禅修体验。在月光明亮的夜晚,潭水清澈,他的内心也如同潭水一样澄明。静夜里,猿猴的叫声也成为了他证悟道心的声音。这里展示了无迹高僧在禅修中获得的内心澄明和证悟的道心,进一步强调了他的禅修境界。 尾联“更说谢公南座好,烟萝到地几重阴。”描绘了无迹高僧的生活环境和影响。他特别提到谢公南座的美丽,暗示了他的修行和生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。这里的“烟萝到地几重阴”象征着无迹高僧的影响深远,如同烟萝笼罩大地,无处不在。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,展现了无迹高僧的禅修生活和体验,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赞美。同时,这首诗也传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,以及对禅修的追求和理解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高僧无迹本难寻,更得禅行去转深。
青草湖中看五老,白云山上宿双林。
月明潭色澄空性,夜静猿声证道心。
更说谢公南座好,烟萝到地几重阴。
作者介绍
李端(737—784),字正已,赵州(今河北赵县)人,唐代诗人。少居庐山,师事诗僧皎然。大历五年进士。曾任秘书省校书郎、杭州司马。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,自号衡岳幽人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诗多为应酬之作,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,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,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,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。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子李虞仲,官至兵部侍郎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月明

    读音:yuè míng

    繁体字:月明

    意思:
     1.月光明朗。
      ▶唐·白居易《崔十八新池》诗:“见底月明夜,无波风定时。”
      ▶元·袁士元《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》:“小桥夜静人横笛,古渡月明僧唤舟。”<

  • 澄空

    读音:chéng kōng

    繁体字:澄空

    英语:cloudless sky

    意思:明凈的天空。
      ▶唐·常建《张山人弹琴》诗:“玄鹤下澄空,翩翩舞松林。”
      ▶宋·曹勛《宴清都》词:“

  • 道心

    读音:dào xīn

    繁体字:道心

    英语:Moral mind

    意思:
     1.指天理,义理。
      ▶《书•大禹谟》:“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。”
      ▶蔡沈集传:“心者,人之知觉,主于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