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自赋》 蜗角蝇头总是虚,何须留恋市朝居。

蜗角蝇头总是虚,何须留恋市朝居。

意思:蜗角蝇头总是假的,何须留恋市居住。

出自作者[宋]高翥的《自赋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蜗角蝇头总是虚》是一首对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深度思考,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、自由的向往。 首句“蜗角蝇头总是虚”是对生活琐碎、微不足道的事物进行批判,以蜗牛壳和苍蝇头比喻世俗的功名利禄,指出这些虚无的东西不值得留恋。诗人以淡泊的态度面对人生的得失,不追求名利,不贪图权位,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和自由。 “何须留恋市朝居”是对世俗生活的否定,诗人认为在市井中追求的名利不值得留恋,他更向往的是远离尘嚣、宁静致远的生活。 “老於亲戚情当密”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,他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,亲戚之间的感情应该更加深厚。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亲情和友情的重视,不因名利而改变。 “贫与公卿分合疏”是对官场名利的批判,诗人认为贫穷与公卿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,贫与富并不是固定的关系,而是可以分开。诗人对贫贱不移的坚守,对权贵的淡然处之,表现出对生活的独立态度。 “小涧草荒元种菊”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,他希望在清幽的小涧旁,荒芜的田地里种植菊花,这象征着诗人对清雅、高洁的生活的追求。 “故山尘满旧抄书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去的回忆,他翻阅着满是尘埃的旧书,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。 最后两句“几时归去重料理,啸月眠云得自如”表达了诗人想要归隐田园、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愿望。他希望能够重新整理自己的生活,与月、云为伴,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、自由的向往。他以淡泊的态度面对人生的得失,珍视亲情和友情,坚守贫贱不移,向往自然和自由。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立态度和价值观,值得人们深思和学习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蜗角蝇头总是虚,何须留恋市朝居。
老於亲戚情当密,贫与公卿分合疏。
小涧草荒元种菊,故山尘满旧抄书。
几时归去重料理,啸月眠云得自如。
作者介绍
高翥(1170~1241),初名公弼,后改名翥。字九万,号菊磵(古同“涧”),余姚(今属浙江)人。游荡江湖,是江湖诗派中的重要人物,有“江湖游士”之称。高翥少有奇志,不屑举业,以布衣终身。他游荡江湖,专力于诗,画亦极为出名。晚年贫困潦倒,无一椽半亩,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,小仅容身,自署“信天巢”。72岁那年,游淮染疾,死于杭州西湖。与湖山长伴,倒是遂了他的心愿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蜗角

    读音:wō jiǎo

    繁体字:蝸角

    英语:volute angle

    意思:(蜗角,蜗角)

     1.蜗牛的触角。比喻微小之地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沈约《细言应令》诗:“蜗角列州县,毫端

  • 蝇头

    读音:yíng tóu

    繁体字:蠅頭

    英语:tiny

    意思:(蝇头,蝇头)

     1.指像苍蝇头那样小的字。
      ▶唐·吴融《倒次元韵》:“鱼子封牋短,蝇头学字真。”
      ▶

  • 何须

    读音:hé xū

    繁体字:何須

    英语:what is the need

    意思:(何须,何须)
    犹何必,何用。
      ▶三国·魏·曹植《野田黄雀行》:“利剑不在掌,结友何须多?”唐·封演《封氏

  • 总是

    解释

    总是 zǒngshì

    [always] 永远地;无例外地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总归是;全都是。 唐 王昌龄 《从军行》之二:“琵琶起舞换新声,总是关山旧别情。” 宋 黄公度 《青玉案》词:“霜桥月

  • 须留

    读音:xū liú

    繁体字:須留

    意思:(须留,须留)
    停留;留待。
      ▶《后汉书•清河孝王庆传》:“选懦之恩,知非国典,且复须留。”
      ▶李贤注:“《东观记》‘须留’作‘宿留’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杜甫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