冯夷海若凭深险,种魄胥神竟后先。
意思:冯夷海若海神凭借深险,种魂魄都神竟先后。
出自作者[宋]苏颂的《观潮三首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涛涛江水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,如“比物侔形恨未妍”、“声入闾阎家十万,势陵组练甲三千”,形象地描绘了涛涛江水的壮观景象。
首句“尝观七发论涛篇,比物侔形恨未妍”中,“七发论涛篇”可能是指《七发》这篇文章,是汉代人辩论言辞的经典之作,其中对大自然的描绘非常生动。而“比物侔形恨未妍”则表达了作者对涛涛江水的喜爱,但江水壮观的形象仍未能完全表达出来的遗憾。
“声入闾阎家十万,势陵组练甲三千”两句,通过“声”和“势”两个意象,生动地描绘了江水的声势和影响力。其中,“声入闾阎家十万”描绘了江水的声音能够传到千家万户,而“势陵组练甲三千”则描绘了江水的气势足以压倒由精锐士兵组成的军队。
“冯夷海若凭深险,种魄胥神竟后先”两句,作者借冯夷、海若等神话形象来描绘江水的深邃、险恶,同时也表达了对涛涛江水力量的敬畏。
最后,“纵使风波能鼓怒,终归漩{左氵右复}作澄渊。”两句则表达了即使江面上风起云涌,波涛汹涌,最终还是会归于平静,就像深渊一样深沉。这里既有对江水无常变化的感慨,也有对江水深不可测的敬畏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,生动地描绘了涛涛江水的壮丽景象,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感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