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九日陪皇甫使君泛江宴赤岸亭》 羁旅逢佳节,逍遥忽见招。

羁旅逢佳节,逍遥忽见招。

意思:客居他乡逢佳节,逍遥忽然被招。

出自作者[唐]畅当的《九日陪皇甫使君泛江宴赤岸亭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羁旅逢佳节,逍遥忽见招。同倾菊花酒,缓棹木兰桡。平楚堪愁思,长江去寂寥。猿啼不离峡,滩沸镇如潮。举目关山异,伤心乡国遥。徒言欢满座,谁觉客魂消》是一首描绘诗人旅途中遇到佳节却远离家乡,心中充满愁思的诗。 首联“羁旅逢佳节,逍遥忽见招。同倾菊花酒,缓棹木兰桡”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情景。诗人正在旅途中,恰逢佳节,但他却感到孤独和迷茫。突然,有人邀请他参加菊花酒,这让他感到一丝温暖和安慰。他慢慢地划着木兰桡,欣赏着沿途的美景。这一联通过描绘场景和动作,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迷茫,同时也展现了他的温暖和希望。 颔联“平楚堪愁思,长江去寂寥。猿啼不离峡,滩沸镇如潮”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到的景象。平旷的树林让他感到愁思,长江的流水让他感到寂寥。猿猴的啼叫声不断在峡谷中回荡,河滩的喧嚣如同潮水一般永不停息。这一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声音,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愁思。 颈联“举目关山异,伤心乡国遥。徒言欢满座,谁觉客魂消”则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。他举目望去,发现眼前的山川与家乡不同,让他感到伤心。远离家乡让他感到孤独和迷茫,尽管有人邀请他参加欢宴,但他的内心却无法得到安慰。这一联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感受,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和孤独感。 最后一句“谁觉客魂消”,点明了诗的主题——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。即使有人欢宴,也无法消除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。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,同时也揭示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奈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场景、景象和声音,以及诗人的内心感受,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孤独感。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简练,给人以深刻的印象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羁旅逢佳节,逍遥忽见招。
同倾菊花酒,缓棹木兰桡。
平楚堪愁思,长江去寂寥。
猿啼不离峡,滩沸镇如潮。
举目关山异,伤心乡国遥。
徒言欢满座,谁觉客魂消。
作者介绍
畅当,生卒年不详,河东(今山西永济)人,唐后期儒士。官宦世家,畅璀之子。初以子弟被召从军,后登大历七年进士第。贞元初,为太常博士,终果州刺史。与弟诸皆有诗名。诗一卷。畅当父亲畅璀,唐肃宗时官至散骑常侍,唐代宗时,与裴冕、贾至、王延昌待制集贤院,终于户部尚书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羁旅

    读音:jī lǚ

    繁体字:羈旅

    英语:stay long in a strange place; live in a strange land

    意思:(羁旅,羁旅)
    亦作“羇旅”。
     

  • 佳节

    读音:jiā jié

    繁体字:佳節

    英语:festival

    意思:(佳节,佳节)
    美好的节日。
      ▶唐·王维《九月九日忆山中兄弟》诗:“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”
      ▶

  • 逍遥

    解释

    逍遥 xiāoyáo

    [carefree;be at ease (leisure);be free and unfettered;wander about at leisure] 自由自在,不受拘束

    引用解释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