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次韵答陈子茂德培》 中原揽辔望澄清。

中原揽辔望澄清。

意思:中原揽辔希望澄清。

出自作者[清]林则徐的《次韵答陈子茂德培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《次韵答陈子茂德培》是清朝诗人林则徐创作的一首诗,它的创作背景与清朝时期的社会历史情况密切相关。当时,中国正面临着来自英国的侵略压力,而清朝政府内部却存在着投降派和主战派的分歧。林则徐作为主战派的重要人物,坚决抵抗英国的侵略,但最终却被清朝政府撤职贬谪,这使他深感愤慨。 在这样的背景下,林则徐途经古浪、凉州时,与陈德培相遇。陈德培对林则徐的遭遇感到同情,对清廷的投降行径也极为不满。两人相见恨晚,成为了知己。临别时,林则徐写了《次韵答陈子茂德培》一诗,表达了对陈德培的感激和不舍之情,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悲愤和壮志难酬的感慨。 综上所述,《次韵答陈子茂德培》的创作背景与清朝时期的社会历史情况、林则徐的个人经历以及他与陈德培的交往密切相关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送我凉州浃日程,自驱薄笨短辕轻。
高谈痛饮同西笑,切愤沉吟似《北征》。
小丑跳梁谁殄灭?
中原揽辔望澄清。
关山万里残宵梦,犹听江东战鼓声。
作者介绍 林则徐简介
林则徐(1785年8月30日-1850年11月22日),福建省侯官(今福州市区)人,字元抚,又字少穆、石麟,晚号俟村老人、俟村退叟、七十二峰退叟、瓶泉居士、栎社散人等,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、思想家和诗人,官至一品,曾任湖广总督、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,两次受命钦差大臣;因其主张严禁鸦片,在中国有“民族英雄”之誉。

1839年,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,派人明察暗访,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,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。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,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,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。

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,但对于西方的文化、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,主张学其优而用之。根据文献记载,他至少略通英、葡两种外语,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。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《海国图志》,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。

1850年11月22日,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中原

    读音:zhōng yuán

    繁体字:中原

    英语:(n) the central plains of China

    意思:
     1.原野之中。
      ▶《诗•小雅•小宛》:“中原有菽,庶民采之。”

  • 澄清

    读音:chéng qīng

    繁体字:澄清

    短语:澄清 澄 洌 潇 廓清 纯净 清 清明

    英语:(v) settle

    意思:(参见澂清)
    I
    使杂质沉

  • 揽辔

    读音:lǎn pèi

    繁体字:攬轡

    意思:(揽辔,揽辔)

     1.挽住马缰。
      ▶三国·魏·曹植《赠白马王彪》诗:“欲还绝无蹊,揽辔止踟蹰。”
      ▶唐·张文琮《蜀道难》诗:“揽辔独长息,方知斯路难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