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诗一首》 晋大司马至洛阳,威略已著推砍羌。

晋大司马至洛阳,威略已著推砍羌。

意思:晋大司马到洛阳,威名已经显著推砍羌。

出自作者[宋]薛绍彭的《诗一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一首对晋朝历史和文化的赞美诗,通过对晋大司马威猛的军事行动、书法家王羲之的笔法、历史人物的影响力等方面的赞美,表达了对晋朝文化的敬仰之情。 首联“晋大司马至洛阳,威略已著推砍羌”,描绘了晋大司马威猛的军事行动,推砍羌族的情景,表达了对晋朝军队的敬仰之情。 颔联“声驰江龙传国光,右军笔阵争堂堂”,则是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赞美。江龙传国光,指的是王羲之的书法作品《兰亭序》被誉为“天下第一行书”,而右军笔阵争堂堂,则是对王羲之书法风格的赞美。 颈联“妙用作意驱后铓,惊鸿乍起游龙翔”,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,生动地描绘了王羲之书法的神韵和气势。作意驱后铓,是指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充满了意蕴和气势,惊鸿乍起游龙翔,则是对王羲之书法笔势的赞美,形容其如同惊鸿翩翩起舞,又如同游龙在空中飞翔。 尾联“仁祖无奕乌衣郎,排名篇末流遗芳”,则是对历史人物的影响力的赞美。仁祖指的是东晋名臣谢安,无奕乌衣郎则是赞扬谢安的才华和风度。排名篇末流遗芳,则是对谢安的影响力的赞美,他虽然不是最杰出的政治家或军事家,但他的影响力和贡献却为后人所铭记。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、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赞美,表达了对晋朝文化的敬仰之情和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赞美之情。同时,也表达了对晋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晋大司马至洛阳,威略已著推砍羌。
声驰江龙传国光,右军笔阵争堂堂。
妙用作意驱后铓,惊鸿乍起游龙翔。
仁祖无奕乌衣郎,排名篇末流遗芳。
开元散落王涯藏,联翩飞动茂密行。
料简鉴赏盛有唐,传授视此真印章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大司马

    引用解释

    官名。《周礼·夏官》有大司马,掌邦政。 汉 承 秦 制,置丞相,御史大夫,太尉。 汉 武帝 罢太尉置大司马。 西汉 一朝,常以授掌权的外戚,多与大将军、骠骑将军、车骑将军等联称,也有不兼将军号的。 东汉 初为三公之一,旋改太尉,末年又别置大司马。 魏 晋 为上公之一,位在三公之上。 南北朝 或置或不置, 陈 但为赠官。 明 清 用作兵

  • 洛阳

    读音:luò yáng

    繁体字:洛陽

    英语:loyang

    意思:(洛阳,洛阳)
    牡丹的别称。因唐·宋时洛阳盛产牡丹,故称。
      ▶明徐渭《牡丹赋》:“何名花之盛美,称洛阳为无双,东青州而南

  • 司马

    读音:sī mǎ

    繁体字:司馬

    英语:sima

    意思:(司马,司马)

     1.官名。相传少昊始置。
      ▶周时为六卿之一,曰夏官大司马。掌军旅之事。
      ▶汉武帝·元狩四年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