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静吟成僻,耽书近欲痴。
意思:爱静吟成偏僻,沉迷于书近想傻。
出自作者[宋]黄庚的《和茅亦山韵二首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爱静吟成僻,耽书近痴》是一首对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深度描绘。从诗中可以看出,诗人对静谧的热爱,对书籍的痴迷,以及他对生活的理解,都反映出一种淡泊名利、追求内心平静和知识的精神风貌。
首句“爱静吟成僻”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安静的热爱。他以吟诗为乐,形成了一种习惯,即“吟成僻”。这不仅体现了他的个人爱好,也暗示了他对喧嚣世界的疏离感。
“耽书近痴”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精神世界,他沉醉于书籍,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。这不仅是对知识的渴望,也是对精神食粮的追求,反映出他对内心世界的深度探索。
接下来的两句“事多因错省,节不为贫移”,是对诗人生活态度的进一步阐述。这里的“错省”可能是指各种繁琐的事情,诗人似乎在表达生活中总有一些无法避免的困扰和繁琐的事情。然而,即便在困难和贫穷的环境中,他的节操并未因此而改变,这表明他对生活的态度是坚韧和有原则的。
“长物新添画,生涯旧有诗”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情趣。他不断增加新的物品(“长物”),可能是为了装饰或者欣赏,而他的生活依然保持着原有的诗歌爱好。这表明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。
最后一句“穷通系天命,知命复何疑”是对生活的哲学思考。诗人认为,个人的穷通命运是由天命决定的,我们无法改变。因此,他对于这个决定,没有疑虑,坦然接受。这表达了他对命运的接受和理解,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淡泊名利、追求内心平静和知识,对生活有自己独特理解和态度的诗人形象。他热爱安静,沉迷于书籍,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,他坚韧不拔,保持着原则和热爱。他接受并理解自己的命运,对于这一切,他没有任何疑虑和困惑。这是一种值得我们深思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