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陈总领挽诗三首》 大钧那可问,曾不愁留公。

大钧那可问,曾不愁留公。

意思:大钧那可以问,曾经不愁留公。

出自作者[宋]魏了翁的《陈总领挽诗三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作者在接到皇帝召他为官的诏书后所作,表达了他准备为国尽忠的决心。 首联“闻诏弹冠日,颓然秃鬓翁”,直接描绘了诗人听到诏书后的激动心情。颔联“当肩百钧重,卷袂两拳空”,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准备为国尽忠的决心。颈联“既上供军最,方修给饟功”,描述了诗人即将承担的责任和任务。尾联“大钧那可问,曾不愁留公”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无奈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尽职尽责的决心。 整首诗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世界,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。同时,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的某些方面,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闻诏弹冠日,颓然秃鬓翁。
当肩百钧重,卷袂两拳空。
既上供军最,方修给饟功。
大钧那可问,曾不愁留公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大钧

    读音:dà jūn

    繁体字:大鈞

    意思:(大钧,大钧)

     1.指天或自然。
      ▶《文选•贾谊<鵩鸟赋>》:“云蒸雨降兮,纠错相纷。大钧播物兮,坱圠无垠。”
      ▶李善注:“如淳曰:‘陶者作器于钧上,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