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已亥杂诗 25》 半与城门充校尉,谁将斜谷械阳陵。

半与城门充校尉,谁将斜谷械阳陵。

意思:半和城门担任校尉,谁将斜谷械阳陵。

出自作者[清]龚自珍的《已亥杂诗 25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描述汉朝时期,豪强地主强占民田、侵凌百姓的情形。通过描述鹰猎的残酷和薛县百姓被豪强掠夺的悲惨状况,诗人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深深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。 首句“椎埋三辅饱于鹰”中,“椎埋”是抢劫杀人的意思,而“三辅”则是汉代管理皇家园林和陵园的土地官署,这里借指豪强势力。“饱于鹰”则形象地描绘出豪强们对民田和人口的残酷掠夺。这句诗以强烈的反问语气开篇,直接揭示出社会现实的黑暗。 “薛下人家六万增”则进一步描述了豪强地主的掠夺行为,薛县下的人家人口增加了六万,这显然是豪强地主的掠夺所致。这句诗通过数字对比,更加直观地展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。 “半与城门充校尉,谁将斜谷械阳陵”这两句诗中,“城门充校尉”和“谁将斜谷械阳陵”都是对豪强势力的讽刺。前一句暗示豪强地主将大量土地贿赂官员,后一句则暗示他们将大量人口藏匿起来,企图逃避法律的制裁。这两句诗都表达了诗人对豪强势力的愤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讽刺,展现了汉朝时期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,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深深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。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,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椎埋三辅饱于鹰,薛下人家六万增。
半与城门充校尉,谁将斜谷械阳陵。
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
龚自珍(1792年8月22日-1841年9月26日),字璱(sè)人,号定庵(ān)。汉族,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。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,又号羽琌山民。清代思想家、诗人、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。

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、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。主张革除弊政,抵制外国侵略,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。48岁辞官南归,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。他的诗文主张“更法”、“改图”,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,洋溢着爱国热情,被柳亚子誉为“三百年来第一流”。著有《定庵文集》,留存文章300余篇,诗词近800首,今人辑为《龚自珍全集》。著名诗作《己亥杂诗》共350首。多咏怀和讽喻之作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阳陵

    读音:yáng líng

    繁体字:陽陵

    意思:(阳陵,阳陵)
    古曲名。又称《阳阿》。
      ▶汉·刘向《新序•杂事一》:“其为《阳陵》、《採薇》,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。”参见“阳阿”。

    解释:

  • 校尉

    读音:xiào wèi

    繁体字:校尉

    英语:field officer

    意思:军职名。据《史记》,秦末起义军中已有此职。
      ▶《项羽本纪》载:项梁“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、候、司马。”又《张耳陈余列

  • 城门

    读音:chéng mén

    繁体字:城門

    短语:宅门 球门 窗格 拉门 关门 拱门 便门 太平门 后门 前门 大门 舱门 正门

    英语:city gate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