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重咏》 今秋归去定,何必重思量?

今秋归去定,何必重思量?

意思:今年秋季回去定,为什么一定要重新思考?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重咏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日觉双眸暗,年惊两鬓苍》是一首表达岁月流逝、年华已逝的诗。诗中描绘了作者逐渐感到视力衰退,两鬓变白的情景,感叹时间匆匆,身体也逐渐衰老。 首联“日觉双眸暗,年惊两鬓苍”,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视力衰退和两鬓白发的不安和感慨。双眸暗,形象地描绘了视力的下降,而两鬓苍则直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身体的衰老。这一联通过视觉和感官的描写,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对岁月无情、人生易老的感慨。 颔联“病应无处避,老更不宜忙”,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接受现实的态度。病是年老的必然结果,无法避开;而老去更不应该慌忙,暗示着作者对匆忙生活、过度追求名利的反思。 颈联“徇俗心情少,休官道理长”,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厌倦和对退隐休官的向往。徇俗是指过度追求名利,而心情少则暗示着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厌倦;休官理长则表示退隐休官是符合道理的,是对人生的另一种选择。 尾联“今秋归去定,何必重思量?”直接表达了作者在秋天一定会离开,无需再思量。这一句充满了决断和自信,也暗示着作者对未来的规划和决心。 总体来看,这首诗通过描绘视力衰退、两鬓白发、病老等意象,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无情、人生易老的感慨,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退隐休官的向往。语言质朴自然,情感真挚深沉,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日觉双眸暗,年惊两鬓苍。
病应无处避,老更不宜忙。
徇俗心情少,休官道理长。
今秋归去定,何必重思量?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归去

    读音:guī qù

    繁体字:歸去

    英语:go back; return

    意思:(归去,归去)

     1.回去。
      ▶晋·陶潜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归去来兮!田园将芜,胡不归?”唐·李白

  • 思量

    读音:sī liang

    繁体字:思量

    短语:沉思 盘算 寻味 思维 构思 虑 考虑 琢磨 默想 想 揣摩 思想 酌量 合计 寻思 思

    英语:consider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