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山行》 千层石树遥行路,一带山田放水声。

千层石树遥行路,一带山田放水声。

意思:千层石树远远走在路上,听得山里田园放水的声音。

出自作者[清]姚鼐的《山行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姚鼐的《山行》是一首描绘山间春色和田园风光的诗歌。其创作背景可能是诗人行走在山间小路上,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的气息,同时也看到了农民们忙碌的春耕景象。这些景象触动了诗人的内心,引发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,从而创作了这首诗歌。此外,姚鼐的诗歌主张表现民瘼国事,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《山行》的创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布谷飞飞劝早耕,舂锄扑扑趁春睛。
千层石树遥行路,一带山田放水声。
作者介绍 姚鼐简介
姚鼐(nài)(1731~1815),字姬传,一字梦谷,室名惜抱轩(在今桐城中学内),世称惜抱先生、姚惜抱,安徽桐城人。清代著名散文家,与方苞、刘大櫆并称为“桐城三祖”。

乾隆十五年(1750)中江南乡试,二十八年(1763)中进士,授庶吉士,三年后散馆改主事,曾任山东、湖南副主考,会试同考官。三十八年(1773)入《四库全书》馆充纂修官,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。旋归里,以授徒为生,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、安庆敬敷书院、歙县紫阳书院、南京钟山书院,培养了一大批学人弟子。一生勤于文章,诗文双绝,书艺亦佳。著有《惜抱轩文集》16卷、《文后集》12卷、《惜抱轩诗集》10卷、《笔记》10卷、《尺牍》10卷、《九经说》19卷、《三传补注》3卷、《五七言今体诗钞》18卷,辑成《古文辞类纂》75卷。

姚鼐文宗方苞,师承刘大櫆,主张“有所法而后能,有所变而后大”,在方苞重义理、刘大櫆长于辞章的基础上,提出“文理、考据、辞章”三者不可偏废,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。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山田

    读音:shān tián

    繁体字:山田

    意思:
     1.山中狩猎。
      ▶《周礼•地官•山虞》:“若大田猎,则莱山田之野。”
      ▶贾公彦疏:“若田在山,则山虞芟莱草木于可陈之处。”
     
     2.指

  • 行路

    读音:xíng lù

    繁体字:行路

    英语:walking along the street

    意思:
     1.道路。
      ▶南朝·宋·颜延之《秋胡》诗:“驱车出郊郭,行路正威迟。”
     

  • 放水

    读音:fàng shuǐ

    繁体字:放水

    英语:waterdrainage

    意思:捣乱。
      ▶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三八回:“第二的不知高低,气不愤走来这里放水,被他撞见了,拿到衙门里,打了个臭死,至今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