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应自古征人泪,洒向空川作逝波。
意思:只应自古征人泪,洒向空中川作逝波。
出自作者[唐]令狐楚的《相思河》
全文赏析
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,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深的情感和思考。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:
首先,诗的题目和首句就引人入胜。“谁把相思号此河,塞垣车马往来多”,开篇两句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这条河流特殊地位的疑惑,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边塞生活车马往来繁忙景象的描绘。这里的“此河”并非单纯指地理上的河流,而是借代边塞地区的重要通道,它见证了边塞的繁忙和战事的频繁,也承载了戍边将士的深深思乡之情。
“塞垣车马往来多”是对边塞生活的一个生动的描绘,通过这个画面,我们可以感受到边塞生活的紧张和繁忙,同时也感受到了戍边将士的孤独和思乡之苦。诗人通过这个画面,巧妙地引出了下文的情感抒发。
其次,“只应自古征人泪,洒向空川作逝波”,这两句诗是诗人情感的升华。诗人通过“只应”一词,表达了对边塞生活的深深疑惑和对自古以来戍边将士的深深同情。他认为,戍边将士的泪水应该已经汇集成河,流向这片广袤的川地,形成了那奔腾不息的河流。这里诗人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,将泪水比作逝去的波浪,寓意着戍边将士的青春和生命在无尽的边塞生活中消逝。
最后,整首诗以深深的哀愁和同情为基调,通过对“此河”的描绘和对边塞生活的描绘,诗人成功地表达了对戍边将士的深深同情和对战争的深深厌恶。同时,诗人也通过泪水形成的河流,对历史进行了反思,表达了对和平的深深向往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情感深沉、意象生动、寓意深远的特点,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戍边将士的深深同情和对和平的深深向往。
相关句子
- 自古忠臣良苦。-- 出自《西江月 读通鉴唐太宗掊魏徵碑,有感而作》作者:[元]胡祗*
- 自古危哉。-- 出自《减字木兰花·苍崖万仞》作者:[宋]黄庭坚
- 自古。-- 出自《定风波·把酒花前欲问君》作者:[宋]欧阳修
- 自古帝王州。-- 出自《南乡子·自古帝王州》作者:[宋]王安石
- 自古属明王。-- 出自《导引·绵区浃宇》作者:[宋]无名氏
- 自古有秀色。-- 出自《效古其二》作者:[唐]李白
- 自古。-- 出自《真珠帘·山村水馆参差路》作者:[宋]陆游
- 义隆自古。-- 出自《答大将军祭酒顾令文诗》作者:[魏晋]陆云
- 荣枯自古。-- 出自《摸鱼子·买陂塘旋载杨柳》作者:[元]许有壬
- 自古英雄。-- 出自《春从天上来 祝一齐大参寿》作者:[元]许有壬
- 只应李卫夫人。-- 出自《清平乐·花阴转午》作者:[宋]杨无咎
- 歌吹只应如旧。-- 出自《西江月·婥婥妆楼红袖》作者:[宋]李处全
- 只应明月最相思。-- 出自《虞美人·冰肤玉面孤山裔》作者:[宋]魏杞
- 只应化作朝云去。-- 出自《蝶恋花·屈指幽期惟恐误》作者:[宋]赵令畤
- 只应笑语作春温。-- 出自《浣溪沙》作者:[宋]丘崈
- 只应游戏在尘寰。-- 出自《浣溪沙》作者:[近代]王国维
- 只应离合是悲欢。-- 出自《鹧鸪天·唱彻阳关泪未乾》作者:[宋]辛弃疾
- 只应飞燕是前身。-- 出自《南歌子·琥珀装腰佩》作者:[宋]苏轼
- 只应惭愧刘幽州。-- 出自《水调歌头 庚辰六月,游玉华谷,回过少姨庙》作者:[元]元好问
- 酢尔征人。-- 出自《太尉王公以九锡命大将军让公将还京邑祖饯赠》作者:[魏晋]陆云
- 悠悠征人。-- 出自《太尉王公以九锡命大将军让公将还京邑祖饯赠》作者:[魏晋]陆云
- 行矣征人。-- 出自《大安二年夏四月大将军出祖王羊二公于城南堂》作者:[魏晋]陆云
- 征人伐金鼓。-- 出自《饮马长城窟行》作者:[魏晋]曹丕
- 征人叹道遐。-- 出自《春羁诗》作者:[南北朝]鲍照
- 去岁征人还。-- 出自《拟古诗》作者:[南北朝]鲍照
- 陌头征人去。-- 出自《襄阳蹋蹄歌 一》作者:[南北朝]萧衍
- 暗泪洒灯篝。-- 出自《木兰花慢·紫箫吹散後》作者:[宋]张孝祥
- 别泪洒东风。-- 出自《菩萨蛮·鸣茄叠鼓催双桨》作者:[宋]蔡伸
- 点点飞来和泪洒。-- 出自《蝶恋花 柳絮》作者:[元]张翥
- 无言有泪洒西楼。-- 出自《浣溪沙》作者:[宋]王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