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张周二秀才谒宣州薛侍郎》 上帆涵浦岸,欹枕傲晴天。

上帆涵浦岸,欹枕傲晴天。

意思:上帆涵浦岸,倾斜枕头傲慢晴天。

出自作者[唐]权德舆的《送张周二秀才谒宣州薛侍郎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赞美春天的诗,描绘了两个儒衣少年在湖上棹船的场景。诗中表达了他们的青春活力,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。 首句“儒衣两少年,春棹毂溪船”直接点明主题,描绘了两个穿着儒衣的少年在春天里棹船于溪湖上的场景。儒衣代表着他们是读书人,年纪轻轻就展现出了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。而春棹毂溪船则描绘了他们所处的季节和他们的活动,春天的湖面上,两个少年正在划着船,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。 “湖月供诗兴,岚风费酒钱”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他们的生活状态。他们以湖月为诗兴的源泉,以岚风为酒钱的代价。这表明他们热爱自然,善于从自然中寻找灵感,同时也展现了他们的洒脱不羁,不拘泥于金钱物质,更注重精神的享受。 “上帆涵浦岸,欹枕傲晴天”这两句描绘了他们的行动和态度。他们逆流而上,划着船穿过湖中的各个小岛,他们枕着船身,仰望晴空,表现出一种自由自在、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。 最后,“不用愁羁旅,宣城太守贤”这两句表达了他们的生活态度,他们不愁旅途的艰辛,因为他们相信宣城太守是个贤明的人,会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待遇。这再次强调了他们的无忧无虑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两个儒衣少年在春天的湖上棹船的场景,赞美了青春的活力、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。同时,诗中也表达了对宣城太守的信任和期待,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社会的向往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儒衣两少年,春棹毂溪船。
湖月供诗兴,岚风费酒钱。
上帆涵浦岸,欹枕傲晴天。
不用愁羁旅,宣城太守贤。
作者介绍 曹摅简介
权德舆(759年—818年),字载之,天水略阳(今甘肃秦安东北)人,后徙润州丹徒(今江苏镇江)。唐朝文学家、宰相,起居舍人权皋之子。

少有才气,未冠时即以文章称,杜佑、裴胄交辟之。唐德宗闻其材,召为太常博士,改左补阙,兼制诰,进中书舍人,历礼部侍郎,三次知贡举。唐宪宗时,累迁礼部尚书、同平章事。后坐事罢相,历任东都留守东都。复拜太常卿,徙刑部尚书,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。元和十三年(818年)去世,年六十。追赠左仆射,谥号“文”。

权德舆掌诰九年,三知贡举,位历卿相,在贞元,元和年间名重一时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晴天

    读音:qíng tiān

    繁体字:晴天

    短语:晴朗 明朗 晴 清明

    英语:sunny

    意思:
     1.晴朗的天空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简文帝《奉和登北顾楼》:“雾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