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帆涵浦岸,欹枕傲晴天。
意思:上帆涵浦岸,倾斜枕头傲慢晴天。
出自作者[唐]权德舆的《送张周二秀才谒宣州薛侍郎》
全文赏析
这是一首赞美春天的诗,描绘了两个儒衣少年在湖上棹船的场景。诗中表达了他们的青春活力,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。
首句“儒衣两少年,春棹毂溪船”直接点明主题,描绘了两个穿着儒衣的少年在春天里棹船于溪湖上的场景。儒衣代表着他们是读书人,年纪轻轻就展现出了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。而春棹毂溪船则描绘了他们所处的季节和他们的活动,春天的湖面上,两个少年正在划着船,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。
“湖月供诗兴,岚风费酒钱”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他们的生活状态。他们以湖月为诗兴的源泉,以岚风为酒钱的代价。这表明他们热爱自然,善于从自然中寻找灵感,同时也展现了他们的洒脱不羁,不拘泥于金钱物质,更注重精神的享受。
“上帆涵浦岸,欹枕傲晴天”这两句描绘了他们的行动和态度。他们逆流而上,划着船穿过湖中的各个小岛,他们枕着船身,仰望晴空,表现出一种自由自在、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。
最后,“不用愁羁旅,宣城太守贤”这两句表达了他们的生活态度,他们不愁旅途的艰辛,因为他们相信宣城太守是个贤明的人,会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待遇。这再次强调了他们的无忧无虑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两个儒衣少年在春天的湖上棹船的场景,赞美了青春的活力、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。同时,诗中也表达了对宣城太守的信任和期待,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社会的向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