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渔阳》 渔阳突骑犹精锐,赫赫雍王都节制。

渔阳突骑犹精锐,赫赫雍王都节制。

意思:渔阳突骑还是精锐部队,赫赫雍王都节制。

出自作者[唐]杜甫的《渔阳》

全文赏析

此当是宝应元年冬晚在梓州作。赵傁曰:公在梓州,闻雍王授钺,作此诗以讽诸将也。

  渔阳突骑犹精锐①,赫赫雍王都节制②。猛将翻然恐后时③,本朝不入非高计。禄山北筑雄武城④,旧防败走归其营。系书请问燕耆旧⑤,今日何须十万兵。

  (上四,讽贼党之归顺。下四,慰燕人之向化。官军精锐,节制得人,彼河北诸将,翻然而来,犹恐后时,若不入本朝,真失计矣。又为慰论燕人之词曰:当时禄山猖獗,尚筑垒以防退走,今王师破竹,思明旦夕奔窜,诸耆老当亦知之否耶。)

  ①《后汉书》:吴汉亡命在渔阳,说太守彭宠曰:“渔阳突骑,天下所闻也。”《晁错传》:“轻车突骑。”师古注:“言其骁锐,可用冲突敌陈也。”②《诗》:“赫赫厥灵。”《唐书》:宝应元年九月,鲁王适改封雍王。冬十月,以雍王为天下兵马元帅,统河北、朔方及诸道行营、回纥等兵十余万,进讨史朝义,会军于陕州。王,即德宗也。《荀子》:“桓文之节制。”③猛将,指河北降将,时薛嵩以四州来降,张忠志以五州来降。④《旧书》:禄山反时,筑垒范阳北,号雄武城,峙兵聚粮。⑤系书,用鲁仲连约矢射聊城事。
-----------仇兆鳌 《杜诗详注》-----------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渔阳突骑犹精锐,赫赫雍王都节制。
猛将飘然恐后时,本朝不入非高计。
禄山北筑雄武城,旧防败走归其营。
系书请问燕耆旧,今日何须十万兵。
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
杜甫(712年—770年),字子美,汉族,本襄阳人,后徙河南巩县。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,杜甫也常被称为“老杜”。

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,被后人称为“诗圣”,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后世称其杜拾遗、杜工部,也称他杜少陵、杜草堂。

杜甫创作了《春望》《北征》《三吏》《三别》等名作。乾元二年(759年)杜甫弃官入川,虽然躲避了战乱,生活相对安定,但仍然心系苍生,胸怀国事。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,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,从其名作《饮中八仙歌》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。

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,他有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宏伟抱负。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,但后来声名远播,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,大多集于《杜工部集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王都

    读音:wáng dōu

    繁体字:王都

    意思:天子的都城。
      ▶《诗•小雅•雨无正》:“谓尔迁于王都,曰予未有室家。”
      ▶唐·韩愈《送区弘南归》诗:“王都观阙双巍巍,腾蹋众骏事鞍鞿。”
      ▶宋·刘攽《开封

  • 精锐

    读音:jīng ruì

    繁体字:精銳

    短语:所向无敌 兵强马壮 兵不血刃 雄 强 劲 一往无前 有力 所向披靡 强大 强硬 摧枯拉朽 无往不胜 攻无不克 精 无坚不摧 降龙伏虎 无敌 战无不胜

  • 赫赫

    读音:hè hè

    繁体字:赫赫

    短语:光辉 宏伟 伟大 巨大 鸿 伟人 恢 宏大 顶天立地 伟 壮 英雄

    英语:illustrious

    意思:
     1

  • 渔阳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地名。 战国 燕 置 渔阳郡 , 秦 汉 治所在 渔阳 (今 北京市 密云县 西南)。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 二世 元年七月,发閭左适戍 渔阳 ,九百人屯 大泽乡 。”

    2.地名。 唐玄宗 天宝 元年改 蓟州 为 渔阳郡 ,治所在 渔阳 (今 天津市 蓟县 )。 唐 杜甫 《后出塞》诗之四:“ 渔阳 豪侠地,击鼓吹笙

  • 突骑

    读音:tū qí

    繁体字:突騎

    意思:(突骑,突骑)
    用于沖锋陷阵的精锐骑兵。
      ▶《汉书•晁错传》:“若夫平原易地,轻车突骑,则匈奴之众易挠乱也。”
      ▶颜师古注:“突骑,言其骁锐,可用冲突敌人也。”

  • 节制

    读音:jié zhì

    繁体字:節製

    短语:辖 统 部 总理 总统 管辖 统辖 统制 管

    英语:temperance

    意思:(节制,节制)

     1.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