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上十四吟十首》 臭皮袋有形为累,古锦囊无句可收。

臭皮袋有形为累,古锦囊无句可收。

意思:臭皮袋子有形状为累,古代锦囊没有句可以收。

出自作者[宋]刘克庄的《上十四吟十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标题是《万里当年慕建侯,而今痴坐衲蒙头》,它是一首描绘诗人内心世界和当下状态的诗篇。从诗中可以看出,诗人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和转变,现在处于一种深思和自我反思的状态。 首联“万里当年慕建侯,而今痴坐衲蒙头。”描绘了诗人过去的追求和现在的状态。当年,诗人有着宏大的志向,渴望建立功业,追求建侯封相。然而,现在他坐在那里,被僧衣所覆盖,陷入沉思。这一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转变,从追求功名到现在的淡泊名利。 颔联“臭皮袋有形为累,古锦囊无句可收。”表达了诗人对自我束缚的反思。他意识到自己的“臭皮袋”(即肉体)仍然存在,成为他的负担;而“古锦囊”则象征着他的精神世界,却无法收纳更多的诗句。这表明诗人正在尝试摆脱物质的束缚,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精神的升华。 颈联“拾穗翁饥歌不辍,散花人黠去难留。”描绘了两种人生态度:拾穗翁的坚韧不拔和散花人的狡猾难留。诗人以此表达他对生活的态度,即无论环境如何变化,他都会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,即使面临困难和挑战。 尾联“荒村不办肩舆者,未害先生策杖游。”描绘了诗人当前的生活环境:荒凉的村庄无法提供轿子这样的便利,但这并不妨碍他拄着手杖游历四方。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处之,即使环境艰苦,他也愿意去体验和欣赏生活的美好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对生活的淡然处之。他经历了从追求功名到追求内心自由的转变,现在愿意用他的智慧和才情去体验和欣赏生活的美好。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智慧,值得一读再读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万里当年慕建侯,而今痴坐衲蒙头。
臭皮袋有形为累,古锦囊无句可收。
拾穗翁饥歌不辍,散花人黠去难留。
荒村不办肩舆者,未害先生策杖游。
作者介绍
刘克庄(1187年9月3日—1269年3月3日),初名灼,字潜夫,号后村,福建省莆田市人。南宋豪放派诗人、词人、诗论家。

初为靖安主簿,后长期游幕于江、浙、闽、广等地。诗属江湖诗派,作品数量丰富,内容开阔,多言谈时政,反映民生之作,早年学晚唐体,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。词深受辛弃疾影响,多豪放之作,散文化、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。

作品收录在《后村先生大全集》中。程章灿《刘克庄年谱》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,侯体健《刘克庄的文学世界》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,探索精微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皮袋

    读音:pí dài

    繁体字:皮袋

    英语:sack made by leather

    意思:皮制的袋。借喻人畜的躯体。犹言臭皮囊。
      ▶元·宫天挺《七里滩》第一摺:“我比他穿衣服知箇暖凉,酒添的神气

  • 有形

    读音:yǒu xíng

    繁体字:有形

    英语:materiality

    意思:有形状的、感官能感觉到的。
      ▶《韩非子•喻老》:“有形之类,大必起于小,行久之物,族必起于少。”
      ▶晋·木

  • 锦囊

    读音:jǐn náng

    繁体字:錦囊

    英语:embroidered purse

    意思:(锦囊,锦囊)

     1.用锦制成的袋子。古人多用以藏诗稿或机密文件。
      ▶《南史•徐湛之传》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