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二月八日二首》 百骸岂久坚牢者,两曜宁逃薄蚀哉。

百骸岂久坚牢者,两曜宁逃薄蚀哉。

意思:百骸岂久坚固的,两曜难道逃避日食月食呢。

出自作者[宋]刘克庄的《二月八日二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作者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,描述了作者在修身养性、读书校雠之余,过着清心寡欲、吃素持斋的生活。 首联“百骸岂久坚牢者,两曜宁逃薄蚀哉”,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对自然规律的敬畏。作者明白,人的身体并非永恒不变,如同月亮有盈有亏,太阳有升有落,人的生命也终有终结的一天。这一联既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,也体现了他的达观和超脱。 颔联“有玉斧修圆复阙,无金篦刮膜难开”,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。作者以玉斧修圆阙,比喻自己通过读书、思考来完善自我,提升自己的境界;而金篦刮膜,则比喻通过修行和悟道来解除心灵的困扰和迷茫。这一联既体现了作者的自我提升,也表达了他对修行的执着追求。 颈联“坐跏趺榻尘慵扫,手校雠书记不来”,描述了作者在修行过程中的清净心境。他坐在禅凳上,对尘世的纷扰感到疲倦,懒得打扫;他手握校雠书记,却无法集中精力,表达了他对世俗事务的淡漠。这一联既体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,也表达了他对修行生活的热爱和执着。 尾联“辜负持螯把杯兴,暮年十日九清斋”,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无奈。他遗憾自己无法再像过去那样举杯畅饮、持螯赏月,只能在清净的修行生活中度过余生。这一联既体现了作者的遗憾和无奈,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修行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和经历,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、对修行的执着、对清净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待。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智慧和人生哲学,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百骸岂久坚牢者,两曜宁逃薄蚀哉。
有玉斧修圆复阙,无金篦刮膜难开。
坐跏趺榻尘慵扫,手校雠书记不来。
辜负持螯把杯兴,暮年十日九清斋。
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
刘克庄(1187年9月3日—1269年3月3日),初名灼,字潜夫,号后村,福建省莆田市人。南宋豪放派诗人、词人、诗论家。

初为靖安主簿,后长期游幕于江、浙、闽、广等地。诗属江湖诗派,作品数量丰富,内容开阔,多言谈时政,反映民生之作,早年学晚唐体,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。词深受辛弃疾影响,多豪放之作,散文化、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。

作品收录在《后村先生大全集》中。程章灿《刘克庄年谱》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,侯体健《刘克庄的文学世界》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,探索精微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百骸

    读音:bǎi hái

    繁体字:百骸

    意思:指人的各种骨骼或全身。
      ▶《庄子•齐物论》:“百骸、九窍、六藏,赅而存焉,吾谁与为亲?”成玄英疏:“百骸,百骨节也。”
      ▶唐·白居易《何处堪避暑》诗:“从心至百骸,无一

  • 坚牢

    读音:jiān láo

    繁体字:堅牢

    短语:稳如泰山 深厚 结实 坚固 牢固 壁垒森严 稳步 根深蒂固 牢不可破 稳固 固若金汤 巩固 坚实 铜墙铁壁

    英语:firmness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