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和俞仲素太博游茅山二首·马上初望茅峰》 华阳不知远,趣驾似行天。

华阳不知远,趣驾似行天。

意思:华阳不知道远,驾车似行天。

出自作者[宋]苏颂的《和俞仲素太博游茅山二首·马上初望茅峰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隐居和追求仙道的诗,通过对上林句曲山的美景和神秘的氛围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向往和对隐居生活的追求。 首联“三士隐沦地,上林句曲前。”点明了诗人的目的地是句曲山,这是一座因道家文化而著名的山峰,常有隐士居住于此。颔联“朅来思访道,属望赋游仙。”表达了诗人来访道家文化的决心,同时也表达了对游仙的向往。 颈联“松引飞轮路,云收积玉巅。”描绘了上林句曲山的美丽景色,松树引导着道路,云雾收起的地方是高耸入云的山顶,景色壮丽。这两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道家生活的向往,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求真理。 尾联“华阳不知远,趣驾似行天。”表达了诗人对道家仙境的向往,认为华阳(道家仙境)并不遥远,就像驾着马车在天上行驶一样容易。这也反映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坚定信仰和对隐居生活的热切追求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上林句曲山的描绘和对道家思想的热情歌颂,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仙道的追求。诗中运用了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,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气息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三士隐沦地,上林句曲前。
朅来思访道,属望赋游仙。
松引飞轮路,云收积玉巅。
华阳不知远,趣驾似行天。
作者介绍
苏颂(1020年-1101年),字子容,号铁冠道人,是中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、哲学家、文学家、政治家和艺术家等多才多艺的人物。他出生于河南汝州一个官宦家庭,早年曾任过徐州知州和江宁府推官等职,后来历任礼部侍郎、太常卿等职。苏颂在政治上倡导开疆拓土,发展经济,加强刑法,提出“三务”(即钦定土地、推行新法和整顿军备)和“三策”(即皇帝当巡视全国,如有壅蔽者一律除掉;设立中书省,以督促各地政务;推行渔业、农业和水利事业),为宋代政治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
苏颂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,他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。他主张以天圆地方为宇宙观,提出了“太虚实落说”和“青阳三策论”等理论,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赤道仪和水银温度计,对天文学、数学、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。

此外,苏颂还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。他的散文以议论和叙事为主,风格清新脱俗,充满诗意;他的书法和画作也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,代表作有《铁冠图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行天

    读音:xíng tiān

    繁体字:行天

    意思:
     1.行空,经行天空。
      ▶《后汉书•马援传》:“行天莫如龙,行地莫如马。”
      ▶唐·韩愈《春雪》诗:“入镜鸾窥沼,行天马度桥。”
      ▶宋·范成大《

  • 不知

    读音:拼音:bù zhī 五笔:gitd

    不知的解释

   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

    词语分解

    •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。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
  • 远趣

    读音:yuǎn qù

    繁体字:遠趣

    意思:(远趣,远趣)
    高远的志趣。
      ▶《晋书•嵇康传》:“康善谈理,又能属文,其高情远趣,率然玄远。”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沈约《资给何点诏》:“远趣高情,前王所贵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