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
《题殷舍人宅木芙蓉》
默饮数杯应未称,不知歌管兴谁同。
默饮数杯应未称,不知歌管兴谁同。
意思:
默默地喝上几杯应不相称,不知道歌管兴谁同。
出自作者[唐]徐铉的《题殷舍人宅木芙蓉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是一首对木芙蓉的赞美诗,诗人对木芙蓉的美丽和特质的描绘,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。 首句“怜君庭下木芙蓉”,诗人对木芙蓉的喜爱和赞赏之情溢于言表。通过“怜”字,诗人表达了对木芙蓉的珍视和欣赏,仿佛在与木芙蓉建立起一种亲密的关系。 “嫋嫋织枝淡淡红”,这句诗描绘了木芙蓉的花朵在微风中摇曳的姿态,如同轻盈的织物在枝头编织,颜色淡雅而美丽。 “晓吐芳心零宿露”,这句诗描绘了木芙蓉在清晨时分,露珠还挂在花瓣上,散发着芬芳的气息,更显其娇嫩和美丽。 “晚摇娇影媚清风”,这句诗描绘了木芙蓉在夜晚时分,摇曳着娇美的身影,妩媚地迎着清风,更显其柔美和优雅。 “似含情态愁秋雨,暗减馨香借菊丛”,这句诗描绘了木芙蓉在秋雨中的姿态,仿佛带着忧愁,但同时也借助于菊花丛的芬芳,减缓了自身的香气流失。这表现出木芙蓉坚韧和包容的精神特质。 最后两句,“默饮数杯应未称,不知歌管兴谁同。”诗人似乎在劝说木芙蓉默默品尝几杯美酒,但可能并不适合你。诗人不知道与谁一同享受欢快的歌管之乐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木芙蓉的深深同情和关怀,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木芙蓉的赞美和描绘,展现了其美丽、坚韧、包容的精神特质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赞美,将木芙蓉的形象塑造得生动而鲜明,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相关句子
默饮数杯应未称,不知歌管与谁同?
-- 出自《题殷舍人宅木芙蓉》作者:[唐]徐铉
樟木桥边酒数杯。
-- 出自《瑞鹧鸪》作者:[宋]辛弃疾
数杯还已醉。
-- 出自《对酒诗》作者:[南北朝]庾信
美酒数杯颜已酡。
-- 出自《答贾太初》作者:[元]王冕
数杯巫峡酒,百丈内江船。
-- 出自《送十五弟侍御使蜀》作者:[唐]杜甫
数杯已酩酊,万事应破除。
-- 出自《依韵和江邻几癸巳六月十日同刁吴韩杨饮范景》作者:[宋]梅尧臣
数杯黄菊酒,千里白云天。
-- 出自《九日寄钱可复》作者:[唐]姚合
浊酒消寒气,无妨饮数杯。
-- 出自《十五日再登祝融峰用台字韵》作者:[宋]张栻
却不知春,不知夏,不知秋。
-- 出自《行香子·玉殿琼楼》作者:[元]明本
不知阴阳,不知天地。
-- 出自《不知吟》作者:[宋]邵雍
不知人情,不知物理。
-- 出自《不知吟》作者:[宋]邵雍
飞鸟不知穴,山鹿不知流。
-- 出自《次韵子瞻题薛周逸老亭》作者:[宋]苏辙
不会无不会,不知无不知。
-- 出自《偈十首》作者:[宋]释正觉
修竹不知夏,青松不知秋。
-- 出自《中岩文老和予游字韵见寄用韵为报》作者:[宋]晁公溯
云溪高隐卧烟霞,默饮阳晶与月华。
-- 出自《题云溪庵》作者:[宋]范心远
就中应未堪。
-- 出自《菩萨蛮 苏小小像》作者:[元]邵亨贞
就中应未堪。
-- 出自《菩萨蛮 苏小小像》作者:[元]邵亨贞
应未许,嫁春风。
-- 出自《鹧鸪天·谁折南枝傍小丛》作者:[宋]郑少微
应未得、翻身归去。
-- 出自《贺新郎·极目神霄路》作者:[宋]葛长庚
应未许,雪枝汗。
-- 出自《贺新郎·逗晓晴烟敛》作者:[宋]黄人杰
谁言未盈尺,犹称不封条。
-- 出自《诗一首》作者:[宋]王禹偁
耄期称不倦,胸次乐无涯。
-- 出自《袁通判挽词》作者:[宋]楼钥
手持贝叶坐禅林,称不动尊惟我独。
-- 出自《书陆务观所藏阿罗汉像一轴》作者:[宋]曾几
汉灵早听侍中谏,安得献生称不辰。
-- 出自《后汉门献帝》作者:[唐]周昙
迩年士夫乏廉称,或以廉称不称能。
-- 出自《呈赵左丞》作者:[宋]方回
万室共知歌邵杜,千年重喜见龚黄。
-- 出自《赠萧守》作者:[宋]吴芾
左衽尽知歌帝泽,从兹不更备三边。
-- 出自《和白敏中圣德和平致兹休运岁终功就合咏盛明》作者:[唐]魏扶
三邑久知歌惠爱,西州何幸著循良。
-- 出自《挽汪南美大夫词》作者:[宋]韩元吉
四时有春无秋风,常知歌笑不识哭。
-- 出自《今秋行》作者:[宋]方回
温凉谁同。
-- 出自《答谢谘议》作者:[南北朝]谢灵运
诗句原文
怜君庭下木芙蓉,嫋嫋织枝淡淡红。
晓吐芳心零宿露,晚摇娇影媚清风。
似含情态愁秋雨,暗减馨香借菊丛。
默饮数杯应未称,不知歌管兴谁同。
作者介绍
徐铉(916年—991年),字鼎臣,南唐、北宋初年文学家、书法家。历官五代吴校书郎、南唐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、吏部尚书,后随李煜归宋,官至散骑常侍。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。
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,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,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“韩徐”。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、自然优美为主,代表作品有《风入松》、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等。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,擅长楷书和行书,代表作品有《竹轴帖》、《道德经》等,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总的来说,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,他的诗歌、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,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关键词解释
不知
读音:
拼音:
bù zhī
五笔:gitd
不知的解释
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
词语分解
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。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
不知详解
名句
|
成语
|
杂谈
|
词典
|
字典
|
拼音
|
谜语
|
拆字
|
造句
|
诗词上一句
|
诗词下一句
|
名字赏析
|
人物
|
其他
|
今日天气诗词
|
热门搜索
Copyright ©
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