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仲春游望》 望里楼台多见柳,静中阡陌但闻莺。

望里楼台多见柳,静中阡陌但闻莺。

意思:望里楼台多见柳,静中田间只听到莺。

出自作者[明]张羽的《仲春游望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春来结伴共闲行,此日山川色更明》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,表达了作者在春日里闲逛时对山川景色变化的感受。 首联“春来结伴共闲行,此日山川色更明。”直接点明主题,春天来临,人们结伴同行,欣赏春天的美景。这里“闲行”二字,暗示出作者是一个热爱自然、热爱生活的人。而“山川色更明”则描绘出春日阳光照耀下,山川景色更加明亮的景象,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。 颔联“望里楼台多见柳,静中阡陌但闻莺。”是对春日景象的进一步描绘。望里楼台,静中阡陌,都是春天景象,柳树新绿,莺歌燕舞,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。 颈联“江泬色带王孙恨,蜀魄吟伤帝子情。”这两句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意义。江泬象征着宽广的江河大地,王孙恨则可能暗喻社会上的种种不满和遗憾,蜀魄吟伤帝子情则可能象征着帝子情深的往事或故人的悲伤。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思考和感慨。 尾联“莫道韶华镇长在,落花看已满东城。”是对春天的美好时光不会永远停留的提醒,也表达了对生命短暂、时光易逝的感慨。落花满东城,既是眼前之景,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、生命、时光的思考和感慨。语言优美,意象丰富,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春来结伴共闲行,此日山川色更明。
望里楼台多见柳,静中阡陌但闻莺。
江泬色带王孙恨,蜀魄吟伤帝子情。
莫道韶华镇长在,落花看已满东城。
作者介绍 张羽简介
张羽(1403年—1476年),明代著名官员,字永和,号南村。他是浙江绍兴人,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。他自幼喜爱读书,博览群书,精通经史子集。

张羽曾先后担任过翰林院编修、礼部左侍郎、文渊阁大学士和太常礼院卿等职位。此外,他还曾主持编纂了《宣和遗事》等多部史书。在公务员的岗位上,他主张勤政廉政,协调内外关系,获得了当时朝野的普遍认同。

在文学方面,张羽也有着很高的成就。他的诗文作品优美,富有诗情画意,表现了他对于人生、自然和理想的思考。他的代表作包括《送陆副使赴丹阳》、《南村老人五十而作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阡陌

    读音:qiān mò

    繁体字:阡陌

    英语:crisscross paths between fields

    意思:
     1.田界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秦本纪》:“﹝商鞅﹞为田开阡陌。”
     

  • 楼台

    读音:lóu tái

    繁体字:樓檯

    英语:stand (up)

    反义词: 庐舍

    解释:①〈方〉凉台。②泛指楼(多用于诗词戏曲)近水~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