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枫桥送丁凤》 离魂来此处,还似灞陵销。

离魂来此处,还似灞陵销。

意思:离灵魂来这里,还似浦陵销。

出自作者[明]高启的《枫桥送丁凤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红叶寺前桥,停君晚去桡》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,它以红叶寺前桥为背景,通过描绘作者与友人停船的情景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。 首联“红叶寺前桥,停君晚去桡”,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红叶寺前桥的景象,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在此停船的情景。晚霞映照下的红叶寺前桥,显得格外美丽,让人留连忘返。而友人的到来更增添了这里的温馨和欢乐。 颔联“醉应忘世难,归不计程遥”,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在此畅饮、忘却世俗烦恼的欢乐心情。他们不计较归程的远近,只享受此刻的欢聚。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。 颈联“山隐初沉日,风催欲上潮”,诗人通过描绘夕阳西下、风起潮涌的景象,进一步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惜别之情。这里的景象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,也是对友人离别的不舍。 尾联“离魂来此处,还似灞陵销”,诗人运用了典故,将离别之情升华到了魂魄相随的程度。这里诗人以灞陵折柳送别的典故为喻,表达了离别之痛和不舍之情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自然美景为背景,通过描绘停船情景和惜别之情,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。诗中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红叶寺前桥,停君晚去桡。
醉应忘世难,归不计程遥。
山隐初沉日,风催欲上潮。
离魂来此处,还似灞陵销。
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
高启(1336-1374),汉族,元末明初著名诗人,文学家。字季迪,号槎轩,长洲(今江苏苏州市)人。元末隐居吴淞青丘,自号青丘子。高启才华高逸,学问渊博,能文,尤精于诗,与刘基、宋濂并称“明初诗文三大家”,又与杨基、张羽、徐贲被誉为“吴中四杰”,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“初唐四杰”。又与王行等号“北郭十友”。

明洪武初,以荐参修《元史》,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,受命教授诸王。擢户部右侍郎,力辞不受。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,获罪被诛。高启曾为之作《郡治上梁文》,有“龙蟠虎踞”四字,被疑为歌颂张士诚,连坐腰斩。著有《高太史大全集》、《凫藻集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灞陵

    读音:bà líng

    繁体字:灞陵

    意思:古地名。本作霸陵。故址在今陕西省·西安市东。
      ▶汉文帝葬于此,故称。
      ▶三国·魏改名霸城,北周·建德二年废。
      ▶北周·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岂知灞陵夜猎,犹是

  • 此处

    读音:拼音:cǐ chǔ 五笔:hxth

    此处的解释

    词语分解

    • 此的解释 此 ǐ 这,这个,与“彼”相对:此间。此后。此生。长此以往(老是这样下去)。从此。因此。 这里,这儿:到此为止。 彼 笔画数:; 部首:止;
  • 离魂

    读音:lí hún

    繁体字:離魂

    意思:(离魂,离魂)

     1.指远游他乡的旅人。
      ▶前蜀·韦庄《家叔南游却归因献贺》诗:“旅梦远依湘水阔,离魂空伴越禽飞。”
      ▶明·刘基《正月十五夜灯花大开作》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