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代张起岩和清塘诗》 眼前突兀徒骇俗,死后灭没杳无闻。

眼前突兀徒骇俗,死后灭没杳无闻。

意思:眼前突兀徒骇俗,死后消失杳无闻。

出自作者[宋]金履祥的《代张起岩和清塘诗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,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清幽山水的热爱和向往。 首联“清塘佳哉,上有横霄映汉之卿云,下有通川入海之流泉。不舍昼夜扬清清,清流回环山奔迎。”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清塘的美景,上空有横霄映汉的云彩,下有通川入海的流水,日夜不停地流淌着清澈的水。这流水仿佛在回环曲折中迎接山峦的到来。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,将山水描绘得如诗如画,富有动态和情感。 “暮雨层波绿,朝晖山气新。呼吸溪光饮山渌,人人冰玉若为贫。”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水的美丽,暮雨中的波光粼粼,朝晖中的山气清新,人们仿佛在呼吸溪光、品尝山渌,每个人都变得像冰玉一样清雅。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,将山水的美丽与人的清雅融为一体,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山水的向往。 “我欲买山居其间,囊中不靳金满籯。明月清风对高士,丝桐一张酒五经。”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在山中买一处居所,囊中不吝啬金满籯,与明月清风相伴,弹琴饮酒诵五经。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向往和归隐之心,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闲适和恬淡。 “俯看尘世几蚊蚋,须臾起灭败与成。炎凉仅昕夕,晦朔分枯荣。眼前突兀徒骇俗,死后灭没杳无闻。”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看法,认为尘世中的事物都是短暂的,炎凉起伏、生死无常。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,将山水的永恒与尘世的短暂相对比,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山水的向往。 最后,“孰若此地多君子,纯孝千古留风声。天光浮动映松柏,地望流传光丘林。”诗人表达了自己认为此地多君子,纯孝之风千古流传,山水之美与道德之善相得益彰。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赞美和敬意,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希望和期待。 整首诗语言优美、意境深远,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道德的向往和追求。同时,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闲适、恬淡和希望。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,值得一读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清塘佳哉,上有横霄映汉之卿云,下有通川入海之流泉。
不舍昼夜扬清清,清流回环山奔迎。
暮雨层波绿,朝晖山气新。
呼吸溪光饮山渌,人人冰玉若为贫。
我欲买山居其间,囊中不靳金满籯。
明月清风对高士,丝桐一张酒五经。
俯看尘世几蚊蚋,须臾起灭败与成。
炎凉僅昕夕,晦朔分枯荣。
眼前突兀徒骇俗,死后灭没杳无闻。
孰若此地多君子,纯孝千古留风声。
天光浮动映松柏,地望流传光丘林。
太钧播群品,生灵本一心。
何况古人杰,由来毓地灵。
欲为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无闻

    读音:wú wén

    繁体字:無聞

    意思:(无闻,无闻)

     1.没有名声;不为人知。
      ▶《论语•子罕》:“四十五十而无闻焉,斯亦不足畏已。”
      ▶唐·张祜《访许用晦》诗:“怪来音信少,五十我无闻。

  • 突兀

    读音:tū wù

    繁体字:突兀

    英语:lofty; towering (高耸)

    意思:
     1.亦作“突杌”、“突屼”。高耸貌。
      ▶《文选•木华<海赋>》:“鱼则横海之鲸,突杌孤游。”<

  • 眼前

    读音:yǎn qián

    繁体字:眼前

    英语:now

    意思:
     1.眼睛面前;跟前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沈约《和左丞庾杲之病》:“待漏终不溢,嚣喧满眼前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草堂》诗: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