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望江楼上作》 江畔百尺楼,楼前千里道。

江畔百尺楼,楼前千里道。

意思:江畔百尺楼,楼前千里之道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望江楼上作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作者站在江畔百尺楼上,眺望千里之道,感慨万千的诗。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当前时局的看法,对退休生活的向往,以及对未来的展望。 首句“江畔百尺楼,楼前千里道”描绘了诗人所在的位置——江畔百尺高楼,俯瞰千里大道的情景。这句诗既交代了诗人所处的环境,也展示了诗人登高远眺的视角,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壮观的画面。 “凭高望平远,亦足舒怀抱”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——登高远望,视野开阔,能够舒缓内心的情感。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环境的满足,也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——积极向上,乐观面对。 接下来的几句诗,诗人通过描绘驿路使、关防兵的忙碌情景,以及自己年过不惑、休退诚非早的感慨,进一步表达了对当前时局的看法,以及对退休生活的向往。最后两句“从此拂尘衣,归山未为老”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展望——离开繁忙的都市,回到山林中去,过一种闲适的生活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情景,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时局的看法,对退休生活的向往,以及对未来的展望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情感真挚,读来令人感动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江畔百尺楼,楼前千里道。
凭高望平远,亦足舒怀抱。
驿路使憧憧,关防兵草草。
及兹多事日,尤觉闲人好。
我年过不惑,休退诚非早。
从此拂尘衣,归山未为老。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百尺

    读音:bǎi chǐ

    繁体字:百尺

    意思:
     1.十丈。喻高、长或深。
      ▶汉·枚乘《七发》:“龙门之桐,高百尺而无枝。”
      ▶晋·左思《咏史》之二:“以彼径寸茎,荫此百尺条。”
      ▶《文选•鲍照

  • 千里

    读音:qiān lǐ

    繁体字:千裏

    英语:a thousand li;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

    意思: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。
      ▶《左传•僖公三十二年

  • 楼楼

    读音:lóu lóu

    繁体字:樓樓

    意思:(楼楼,楼楼)
    稀疏貌。
      ▶《急就篇》卷三“簁箄箕帚筐筴篓”唐·颜师古注:“篓者,疏目之笼,亦言其孔楼楼然也。”

    造句:<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