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答曾景建》 疑根深未指,欲往愧飞翰。

疑根深未指,欲往愧飞翰。

意思:怀疑根深蒂固没有手指,想去又飞翰。

出自作者[宋]赵师秀的《答曾景建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淡泊名利、向往自然。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淡然态度。 首联“爱重吟来句,和经一处安”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诗作的珍视和喜爱,同时也透露出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。颔联“亦知将作佛,何讶不为官”,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出世的思考,他虽然知道出家为僧是另一种生活方式,但他并不因此而感到惊讶或逃避做官。这两句诗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,但他最终选择了向往自然的生活方式。 颈联“楚塞烽烟静,淮波柳絮残”,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自然景色。这里既有战火平息、国泰民安的景象,又有柳絮飘零、春意阑珊的景象。这些景象象征着诗人对尘世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然的向往。 尾联“疑根深未指,欲往愧飞翰”,表达了诗人对未知未来的疑虑和矛盾。他对于是否真的要离开尘世、投身佛门感到犹豫不决,既有向往又有恐惧。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,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性和深度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淡然态度,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矛盾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知未来的疑虑。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,情感真挚动人,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爱重吟来句,和经一处安。
亦知将作佛,何讶不为官。
楚塞烽烟静,淮波柳絮残。
疑根深未指,欲往愧飞翰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飞翰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迅速递送书信。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:“驰檄飞翰,引谋州郡。”

    2.指飞鸟。 晋 陆机 《拟古》诗之十:“思驾归鸿羽,比翼双飞翰。” 唐 柳宗元 《东蛮》诗:“王卒如飞翰,鹏騫骇群龙。”

    3.迅速书写。 清 钮琇 《觚賸·七月天》:“窃駢语以飞翰,操丹铅何工四六。”

    读音: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