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十》 江都留得均田法,只有如今塞外行。

江都留得均田法,只有如今塞外行。

意思:江都留得均田法,只有像现在塞外行。

出自作者[清]纪昀的《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十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绿野青筹界限明,农夫有畔不须争。江都留得均田法,只有如今塞外行》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和赞美农耕的诗篇,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对历史事件的思考。 首句“绿野青筹界限明,农夫有畔不须争。”描绘了绿色的田野上,青翠的植物清晰可见,田野的边界分明,农民们在这片土地上耕作,无需争斗。这句诗通过描绘田园风光,展现了农耕的和谐与秩序,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赞美。 “江都留得均田法,只有如今塞外行。”江都曾实行过均田法,使得农民们能够公平地分配到土地,这是对农民权益的保障。然而,随着历史的变迁,这种均田法已经不再实行。诗人通过怀念过去的政策,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对当前社会现实的关注。即使在边塞地区,农民们依然需要耕种土地,这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生存状态的关注。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风光和农耕生活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农耕文明的热爱和对历史事件的思考。诗人通过对过去政策的怀念和对当前社会现实的关注,表达了对农民权益的关注和对和谐社会的向往。这首诗不仅具有审美价值,还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意义。 此外,这首诗的语言简练、意境深远,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,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。同时,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历史性,对于了解历史事件和思考当前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绿野青筹界限明,农夫有畔不须争。
江都留得均田法,只有如今塞外行。
作者介绍 纪昀简介
纪昀(1724.7.26-1805.3.14),字晓岚,一字春帆,晚号石云,道号观弈道人,直隶献县(今河北沧州市)人。清代政治家、文学家,乾隆年间官员。历官左都御史,兵部、礼部尚书、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,曾任《四库全书》总纂修官。

纪昀学宗汉儒,博览群书,工诗及骈文,尤长于考证训诂。任官50余年,年轻时才华横溢、血气方刚,晚年的内心世界却日益封闭。其《阅微草堂笔记》正是这一心境的产物。他的诗文,经后人搜集编为《纪文达公遗集》。

嘉庆十年(公元1805)二月,纪昀病逝,因其“敏而好学可为文,授之以政无不达”(嘉庆帝御赐碑文),故卒后谥号文达,乡里世称文达公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江都

    读音:jiāng dū

    繁体字:江都

    造句:

  • 均田

    读音:jūn tián

    繁体字:均田

    意思:I

     1.汉代按等级分赐田地的制度。
       ▶《汉书•王嘉传》:“诏书罢菀,而以赐贤二千余顷,均田之制从此堕坏。”
       ▶颜师古注引孟康曰:“自公卿以下至

  • 外行

    读音:wài háng

    繁体字:外行

    短语:夹生 半路出家

    英语:amateur

    意思:对某种事情、工作不懂或缺乏经验。亦指外行的人。
      ▶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十回:“苇

  • 有如

    读音:yǒu rú

    繁体字:有如

    英语:just like

    意思:
     1.犹如,好像。
      ▶《诗•大雅•召旻》:“昔先王受命,有如召公,日辟国百里,今也日蹙国百里。”
      ▶唐·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