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出塞·城头落日黄云起》 马蹄行尽关山月,燕然山下沙如雪。

马蹄行尽关山月,燕然山下沙如雪。

意思:马蹄走尽关山月,燕然山下沙似雪。

出自作者[宋]李新的《出塞·城头落日黄云起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,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边疆战争场景,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。 首句“城头落日黄云起,断草飞蓬满千里”描绘了落日余晖中,黄云翻腾的景象,象征着战争即将来临的紧张气氛。而“断草飞蓬”则形象地描绘了战场的荒凉和混乱。 接下来的诗句“红尘一骑踏高回,半夜驱兵渡辽水”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激烈和紧迫。骑马的士兵在红尘中疾驰,半夜出征,渡过辽水,这都显示了战争的紧急和士兵的勇敢。 “马蹄行尽关山月,燕然山下沙如雪”这两句诗描绘了战场的壮丽景色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。马蹄在月光下疾行,燕然山下的大漠如雪一般美丽,这应该是诗人心中理想的和平世界。 然而,“负戈泪落暗吞声,烟陇悲笳共幽咽”这两句诗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痛苦。士兵们泪流满面,默默承受着痛苦,哀笳之声与悲笳之声交织在一起,表达了战争的悲凉和哀伤。 在诗的结尾,“我皇有四海,何用穷玄冥。边人纵戮尽,亦是吾生灵。”诗人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期望,希望统治者能够以德治国,避免战争,即使要消灭敌人,也应该以最小的代价为前提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战争的场景,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统治者的期望。诗中既有对战争的描绘,也有对和平的向往,这种对立的情感交织在一起,使得这首诗更加具有深度和感染力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城头落日黄云起,断草飞蓬满千里。
红尘一骑踏高回,半夜驱兵渡辽水。
马蹄行尽关山月,燕然山下沙如雪。
负戈泪落暗吞声,烟陇悲笳共幽咽。
我皇有四海,何用穷玄冥。
边人纵戮尽,亦是吾生灵。
先王修德怀四夷,梯航重译归无为。
不使城南征夫怨,三春折尽绿杨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关山月

    引用解释

    汉 乐府横吹曲名。《乐府诗集》所收歌词系 南北朝 以来文人作品,内容多写边塞士兵久戍不归伤离怨别的情景。 唐 王昌龄 《从军行》之一:“更吹羌笛《关山月》,无那金闺万里愁。” 唐 杜甫 《洗兵马》诗:“三年笛里《关山月》,万国兵前草木风。”《乐府诗集·横吹曲辞三·关山月》题解:“《乐府解题》曰:‘《关山月》,伤离别也,古《木兰诗》曰:

  • 关山

    读音:guān shān

    繁体字:關山

    英语:frontier passes and mountains

    意思:(关山,关山)

     1.关隘山岭。
      ▶《乐府诗集•横吹曲辞五•木

  • 燕然

    读音:yàn rán

    繁体字:燕然

    意思:
     1.古山名。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。
      ▶东汉·永元元年,车骑将军窦宪领兵出塞,大破北匈奴,登燕然山,刻石勒功,记汉威德。见《后汉书•窦宪传》。
      ▶汉

  • 马蹄

    读音:mǎ tí

    繁体字:馬蹄

    英语:water chestnut

    意思:(马蹄,马蹄)

     1.马的蹄子。
      ▶《庄子•马蹄》:“马蹄可以践霜雪,毛可以御风寒。”
      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