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登蕺山》 羲之不可见,犹得想胸中。

羲之不可见,犹得想胸中。

意思:伏羲的不可见,还得想胸中。

出自作者[宋]楼钥的《登蕺山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描绘作者在蕺山上散步,感受自然美景,抒发内心情感的诗。 首句“晚步蕺山上,休辞脚力穷”,直接点明时间和地点,以及作者决定要走的全程。这里“晚”字暗示了作者在一天的忙碌之后,选择在傍晚时分散步,可能是在放松身心,也可能是在思考一些问题。而“蕺山”则是诗中主角漫步的地方,蕺山位于何处,名字的寓意如何,都留给读者自行想象。同时,“休辞脚力穷”中的“脚力”指的是体力,而“休辞”则表示作者不畏艰辛,愿意用脚力去体验蕺山的美景。 “八松不碍眼,万里欲乘风。”这两句描绘了作者眼中的蕺山景色,松树郁郁葱葱,视野开阔,仿佛可以直通天际。这里“八松”可能代表了蕺山周围的松树数量,也可能象征了山的层次和深度。而“万里欲乘风”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,对自由的渴望。 “逸兴浮沧海,高歌彻太空。”这两句展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,逸兴是指飘逸的兴致,可能包含了作者的理想,对未来的期望。而“浮沧海”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兴致之高,仿佛可以直通大海。至于“高歌彻太空”,则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,对自然的赞美,用高歌的方式传达出来。 最后,“羲之不可见,犹得想胸中。”这里的羲之可能是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,也可能是一个泛指,代表了作者敬仰的某位文人。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人物(或这些人)的怀念,虽然他们已经不在了,但他们的精神和思想却留在了作者的心里,激励着作者去追求自己的理想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蕺山散步的情景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、自由和理想的向往和追求。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是一首值得品味的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晚步蕺山上,休辞脚力穷。
八松不碍眼,万里欲乘风。
逸兴浮沧海,高歌彻太空。
羲之不可见,犹得想胸中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胸中

    读音:xiōng zhōng

    繁体字:胸中

    意思:心中。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状态。
      ▶《孟子•离娄上》:“胸中正,则眸子瞭焉;胸中不正,则眸子眊焉。”
      ▶《史记•苏秦列传》:“是故明主外料其敌之彊弱,内度其士

  • 可见

    读音:kě jiàn

    繁体字:可見

    英语:visible

    意思:(可见,可见)

     1.可以看见。
      ▶《易•干》:“君子以成德为行,日可见之行也。”
      ▶《汉书•郊祀

  • 不可

    读音:bù kě

    繁体字:不可

    英语:cannot

    意思:
     1.不可以;不可能。
      ▶《公羊传•文公九年》:“缘民臣之心,不可一日无君;缘终始之义,一年不二君。”
      ▶三国·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