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题陈处士幽居》 松轩尘外客,高枕自萧疏。

松轩尘外客,高枕自萧疏。

意思:松轩尘外客,高枕头从萧疏。

出自作者[唐]温庭筠的《题陈处士幽居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松轩、井、霜、渠、画、月等意象,描绘出一种清幽、宁静、淡泊的意境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。 首句“松轩尘外客,高枕自萧疏”,诗人以“尘外客”自居,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、清高自许的态度。他高枕而卧,自感萧疏,这不仅表现了他的闲适自在,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。 “雨后苔侵井,霜来叶满渠”,这两句描绘了雨后井边长出青苔,霜降之后叶子满渠的景象,进一步烘托了环境的清幽。 “闲看镜湖画,秋得越僧书”,诗人闲看镜湖的美丽风景画,又得越僧所赠之书,这表现出他对自然的欣赏和对文化的追求。 最后两句“若待前溪月,谁人伴钓鱼”,诗人想象着待到前溪月出,又有谁陪伴他一起垂钓呢?这既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,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和寂寥之情。 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象生动,情感深沉,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。它以清幽、宁静、淡泊的意境,表达了诗人对自由、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松轩尘外客,高枕自萧疏。
雨后苔侵井,霜来叶满渠。
闲看镜湖画,秋得越僧书。
若待前溪月,谁人伴钓鱼。
作者介绍 温庭筠简介
温庭筠(约812年-约866年),本名岐,艺名庭筠,字飞卿,男,汉族,唐代并州祁县(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)人,晚唐时期诗人、词人。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。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,富有天赋,文思敏捷,每入试,押官韵,八叉手而成八韵,有“温八叉”之称。

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,一生恨不得志,行为放浪。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,官至国子监助教。然恃才不羁,又好讥刺权贵,多犯忌讳,取憎于时,故长被贬抑,终生不得志。精通音律、工诗,与李商隐齐名,时称“温李”。其诗辞藻华丽,浓艳精致,内容多写闺情,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。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,为“花间派”首要词人,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。在词史上,与韦庄齐名,并称“温韦”。存词七十余首。有《花间集》遗存。后人辑有《温飞卿集》及《金奁集》。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,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。被尊为“花间词派”之鼻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松轩

    读音:sōng xuān

    繁体字:鬆軒

    意思:(松轩,松轩)
    植有松树的住所。
      ▶南朝·齐萧子良《游后园》诗:“萝迳转连绵,松轩方杳蔼。”
      ▶唐·温庭筠《题陈处士幽居》诗:“松轩尘外客,高枕自萧疏。”<

  • 外客

    读音:wài kè

    繁体字:外客

    英语:guest who is not a relative

    意思:
     1.外来的客人。
      ▶汉·焦赣《易林•师之涣》:“恶来唿伯,烦惊外客。”

  • 高枕

    读音:gāo zhěn

    繁体字:高枕

    英语:high pillow

    意思:
     1.枕着高枕头。谓无忧无虑。
      ▶《战国策•齐策四》:“三窟已就,君姑高枕为乐矣。”
      ▶唐·韩愈

  • 尘外

    读音:chén wài

    繁体字:塵外

    意思:(尘外,尘外)
    犹言世外。
      ▶汉·张衡《思玄赋》:“游尘外而瞥天兮,据冥翳而哀鸣。”
      ▶唐·孟浩然《武陵泛舟》诗:“坐听闲猿啸,弥清尘外心。”
      ▶

  • 萧疏

    读音:xiāo shū

    繁体字:蕭疏

    英语:desolate

    意思:(萧疏,萧疏)

     1.唐·唐彦谦《秋霁夜吟寄友人》:“槐柳萧疏溽暑收,金商频伏火西流。”
      ▶元·张可久《折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