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和白都官见赠》 齿疏鬓白两眸昏,万事无堪老病身。

齿疏鬓白两眸昏,万事无堪老病身。

意思:齿疏鬓白两个眼睛昏,万事无堪老病身。

出自作者[宋]司马光的《和白都官见赠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病身衰的官员,虽然年迈体弱,但仍然担任着一定的官职。他感叹自己虽然身居高位,但并不能真正有所作为,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也感到无能为力。 首联“齿疏鬓白两眸昏,万事无堪老病身”,通过描写官员的外貌和身体状况,反映出他年老体衰的困境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自己的无能为力的感慨。颔联“脱粟犹沾太仓禄,法冠仍忝外台臣”,进一步说明他虽然年老体衰,但仍然担任着一定的官职,享受着国家的俸禄。 颈联“直缘迂僻求闲地,岂是孤高慕古人”,通过官员自己的诉说,表达了他并非因为孤高自傲而寻求闲置的职位,而是因为自己的迂僻性格更适合清闲的工作。尾联“英俊满朝皆稷契,太山何少一飞尘”,则是官员对于朝廷人才的赞美,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无法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的遗憾。 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流畅,通过对官员的描写和诉说,展示了一个老病身衰的官员内心的无奈和感慨,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于老年人的关注和尊重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齿疏鬓白两眸昏,万事无堪老病身。
脱粟犹沾太仓禄,法冠仍忝外台臣。
直缘迂僻求闲地,岂是孤高慕古人。
英俊满朝皆稷契,太山何少一飞尘。
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
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10月11日),字君实,号迂叟。汉族。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,世称涑水先生。北宋政治家、史学家、文学家。

宋仁宗宝元元年(1038年),司马光登进士第,累进龙图阁直学士。宋神宗时,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离开朝廷十五年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,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;做事用功刻苦、勤奋。以“日力不足,继之以夜”自诩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,历来受人景仰。

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老病

    读音:lǎo bìng

    繁体字:老病

    英语:chronic illness; old trouble

    意思:
     1.年老多病。
      ▶《汉书•韦贤传》:“时贤七十余,为相五岁,地节三年以老

  • 万事

    读音:wàn shì

    繁体字:萬事

    短语:事事

    英语:everything

    意思:(万事,万事)
    一切事。
      ▶《墨子•贵义》:“子墨子曰:‘万事莫贵于义。’”

  • 病身

    读音:bìng shēn

    繁体字:病身

    意思:体弱多病之身。
      ▶唐·张籍《感春》诗:“远客悠悠任病身,谁家地上又逢春。”
      ▶唐·白居易《彭蠡湖晚归》诗:“何必为迁客,无劳是病身。”
      ▶宋·杨万里《晓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