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依韵答杨起公见寄》 通寒终难问,短长今自知。

通寒终难问,短长今自知。

意思:通过冷终难问,长短现在知道自己。

出自作者[宋]方惟深的《依韵答杨起公见寄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释卷趋南亩,霜风报获时》是一首描绘农耕生活的诗,表达了诗人对农事生活的理解和感悟。 首联“释卷趋南亩,霜风报获时”,诗人放下书本,走向南亩,霜风带来收获的信息。这里的“释卷”可以理解为放下书本,也可以理解为放下纷繁的思绪,表示诗人对农耕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释然。“趋”字表达了诗人积极投入农事的热情和决心。而“霜风报获时”则暗示了收获的季节已经到来,诗人满怀期待地迎接丰收的到来。 颔联“不才谋事拙,寸禄及亲迟”,诗人自谦自己才疏学浅,难以谋求大事,对所得的俸禄也觉得来得太迟,未能及时赡养双亲。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未能及时实现自己价值的不满,体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。 颈联“通寒终难问,短长今自知”,诗人面对寒冷的天气,感到困惑和无奈,但同时也明白自己的长短优劣,需要自己来评判。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无奈和对自我价值的认知,体现出一种深沉的思考和感慨。 尾联“何年得乘兴,闲趁逸人期”,诗人期待着哪一年能够抛开一切烦恼,乘兴而去,闲暇时去陪伴那些隐逸之士。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自由、闲适生活的向往,同时也体现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不满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农耕生活,表达了诗人对亲情、自我价值、自然规律和自由生活的思考和向往。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,读来令人感动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释卷趋南亩,霜风报获时。
不才谋事拙,寸禄及亲迟。
通寒终难问,短长今自知。
何年得乘兴,闲趁逸人期。
作者介绍
方惟深(1040—1122),字子通,莆田城厢后埭人,幼随父亲,居住长洲(今江苏苏州)。惟深早年便通经学,尤工于诗,为乡贡第一,后举进士不第,即弃去,与弟躬耕。方惟深于崇宁五年(1106)特奏名授兴化军助教。他卒于宣和四年,年八十三岁,无子,只有一女嫁与乐圃先生之子发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短长

    读音:duǎn cháng

    繁体字:短長

    英语:strong and weak points; good points and shortcomings

    意思:(短长,短长)

     1.短与

  • 自知

    读音:zì zhī

    繁体字:自知

    英语:know

    意思:
     1.认识自己;自己明瞭。
      ▶《老子》: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”
      ▶《汉书•贡禹传》:“然非自知奢僭也,犹鲁昭公曰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