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》 深沉俯峥嵘,清浅延阻修。

深沉俯峥嵘,清浅延阻修。

意思:深沉低头峥嵘,清浅延阻修。

出自作者[唐]高适的《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优美的诗歌,通过对南山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理解。 首段描绘了南山的初霁景象,曲江平静如镜,如临瑶池之前,令人向往昆仑之丘。诗人以瑶池和昆仑为比喻,表达了对南山深深的敬仰和向往。 接下来的段落,诗人描绘了南山的深度和广度,从俯瞰的角度,看到的是深沉而峥嵘的山色,清浅的河流阻隔在修长的山峦之间。潭水万木成影,山岩千重幽深。山色变幻莫测,深渊无暗投,表现出自然的神秘和深邃。 诗人以片云、独鸟为比喻,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自由。他将自己的心寄托在青霞之中,对世事则怀着谦逊的态度,如同白鸥一样从容应对。乘兴而游,忘怀一切,这是诗人的人生态度。 最后,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,欣然与数子游,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。 整首诗通过对南山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理解。诗人用词精炼,描绘生动,表现出高超的诗歌技巧。同时,诗人的情感真挚,态度从容,给人以深刻的感染力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南山郁初霁,曲江湛不流。
若临瑶池前,想望昆仑丘。
回首见黛色,眇然波上秋。
深沉俯峥嵘,清浅延阻修。
连潭万木影,插岸千岩幽。
杳霭信难测,渊沦无暗投。
片云对渔父,独鸟随虚舟。
我心寄青霞,世事惭白鸥。
得意在乘兴,忘怀非外求。
良辰自多暇,欣与数子游。
作者介绍 高适简介
高适(704—765年),字达夫,一字仲武,渤海蓨(今河北沧州)人,后迁居宋州宋城(今河南商丘睢阳)。安东都护高侃之孙,唐代大臣、诗人。曾任刑部侍郎、散骑常侍,封渤海县候,世称高常侍。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,卒赠礼部尚书,谥号忠。

作为著名边塞诗人,高适与岑参并称“高岑”,与岑参、王昌龄、王之涣合称“边塞四诗人”。其诗笔力雄健,气势奔放,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、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。有文集二十卷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延阻

    读音:yán zǔ

    繁体字:延阻

    意思:拖延耽搁。
      ▶邹鲁《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》:“那知因去始平书院拿军火,延阻过久,及抵城外,黄克强先生等已在城内发难。”

    解释:1.拖延耽搁。

  • 峥嵘

    读音:zhēng róng

    繁体字:崢嶸

    短语:峥 嵯峨 巍峨 峻

    英语:extraordinary

    意思:(峥嵘,峥嵘)

     1.高峻貌。
      ▶

  • 深沉

    读音:shēn chén

    繁体字:深沉

    短语:沉 香 香甜 甜 酣

    英语:(adj) deep, extreme

    意思:见“深沈”。

    近义

  • 阻修

    读音:zǔ xiū

    繁体字:阻修

    意思:(参见阻脩)
    亦作“阻脩”。
     谓路途阻隔遥远。
      ▶晋·张载《拟四愁诗》:“我所思兮在营州,欲往从之路阻脩。”
      ▶宋·梅尧臣《送许璋监簿归泰州》诗:“我非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