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和方孚若瀑上种梅五首》 瀑映梅华何所似,蚌胎蟾彩浴寒江。

瀑映梅华何所似,蚌胎蟾彩浴寒江。

意思:瀑布映照梅华像什么,蚌胎癞彩浴冷江。

出自作者[宋]刘克庄的《和方孚若瀑上种梅五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梅花的美丽和瀑布的壮观,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对自然的向往。 首联“瀑映梅华何所似,蚌胎蟾彩浴寒江。”描绘了瀑布和梅花的美景,瀑布映照着梅花,如同什么景象,而蚌胎和蟾彩则增添了江水的生动色彩。这一联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,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。 颔联“梦回东阁频牵兴,吟到西湖始树降。”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喜爱,他梦回东阁,不断想起梅花,吟诗到西湖时才开始想起其他的事情。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痴迷和热爱。 颈联“雪屋恋香开纸帐,月窗怜影掩书釭。”描绘了诗人对梅花的眷恋,他喜欢在雪屋中闻着梅花的香气,打开纸帐;月光透过窗棂,照在梅花的倩影上,掩住了书灯。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绘,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。 尾联“若将汉晋间人比,不是渊明即老庞。”诗人将自己的心境与汉晋时期的文人相比,他认为如果要用一个人来比喻自己的心境,那就是陶渊明或者庞统。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,同时也表现了他的高尚情操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瀑布的壮观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,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,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瀑映梅华何所似,蚌胎蟾彩浴寒江。
梦回东阁频牵兴,吟到西湖始树降。
雪屋恋香开纸帐,月窗怜影掩书釭。
若将汉晋间人比,不是渊明即老庞。
作者介绍
刘克庄(1187年9月3日—1269年3月3日),初名灼,字潜夫,号后村,福建省莆田市人。南宋豪放派诗人、词人、诗论家。

初为靖安主簿,后长期游幕于江、浙、闽、广等地。诗属江湖诗派,作品数量丰富,内容开阔,多言谈时政,反映民生之作,早年学晚唐体,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。词深受辛弃疾影响,多豪放之作,散文化、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。

作品收录在《后村先生大全集》中。程章灿《刘克庄年谱》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,侯体健《刘克庄的文学世界》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,探索精微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寒江

    读音:hán jiāng

    繁体字:寒江

    意思:称秋冬季节的江河水面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何逊《夕望江桥示萧咨议杨建康江主簿》诗:“旅人多忧思,寒江复寂寥。”
      ▶唐·柳宗元《江雪》诗:“孤舟蓑笠翁,独钓寒江雪。”

  • 梅华

    读音:méi huá

    繁体字:梅華

    意思:(梅华,梅华)
    梅花。
      ▶元·王冕有《梅华传》,收辑古来有关梅的故事。
      ▶清·姚莹《论诗绝句》之三三:“平生壮志无人识,却向梅华觅放翁。”参见“梅花”。

  • 何所

    读音:hé suǒ

    繁体字:何所

    意思:何处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孝武本纪》:“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,又不知其何所人。”
      ▶唐·韩愈《感春》诗之一:“我所思兮在何所?情多地遐兮遍处处。”
      ▶宋·王安石《胡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