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奉和裴相公东征途经女几山下作》 敢请相公平贼后,暂携诸吏上峥嵘。

敢请相公平贼后,暂携诸吏上峥嵘。

意思:请问您平定叛贼后,暂时携诸吏上峥嵘。

出自作者[唐]韩愈的《奉和裴相公东征途经女几山下作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旗穿晓日云霞杂,山倚秋空剑戟明。敢请相公平贼后,暂携诸吏上峥嵘。》是一首描绘壮丽景象的诗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将帅平定叛乱、安定国家的期待。 首句“旗穿晓日云霞杂,山倚秋空剑戟明。”描绘了壮观的战争场景,晨光中,战旗穿过云霞,山峰在秋天的天空下,显得更加壮丽。剑戟闪耀着明亮的光芒,更增添了战斗的激烈和紧张。这两句诗以生动的形象,展现了战争的激烈和英勇的战士形象。 “敢请相公平贼后,暂携诸吏上峥嵘。”诗人请求将帅平定叛乱之后,能够带着官员们登上高峻的山峰。这里的“平贼”指的是平定叛乱,诗人希望将帅能够安定国家,恢复太平盛世。而“上峥嵘”则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待。这两句诗充满了对将帅的信任和期待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。 整首诗通过描绘战争场景和表达对太平盛世的向往,展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未来的期待。同时,诗人也通过请求将帅安定国家、恢复太平盛世的方式,表达了对将帅的信任和期待。整首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情感和乐观主义精神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旗穿晓日云霞杂,山倚秋空剑戟明。
敢请相公平贼后,暂携诸吏上峥嵘。
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
韩愈(768年—824年12月25日),字退之。河南河阳(今河南省孟州市)人。自称“郡望昌黎”,世称“韩昌黎”、“昌黎先生”。唐代杰出的文学家、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政治家。

贞元八年(792年),韩愈登进士第,两任节度推官,累官监察御史。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,历都官员外郎、史馆修撰、中书舍人等职。元和十二年(817年),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,参与讨平“淮西之乱”。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。晚年官至吏部侍郎,人称“韩吏部”。长庆四年(824年),韩愈病逝,年五十七,追赠礼部尚书,谥号“文”,故称“韩文公”。元丰元年(1078年),追封昌黎伯,并从祀孔庙。

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被后人尊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。后人将其与柳宗元、欧阳修和苏轼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他提出的“文道合一”、“气盛言宜”、“务去陈言”、“文从字顺”等散文的写作理论,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。著有《韩昌黎集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相公

    读音:xiàng gōng

    繁体字:相公

    英语:husband

    意思:
     1.旧时对宰相的敬称。
      ▶《文选•王粲<从军诗>之一》:“相公征关右,赫怒震天威。”
      ▶李善注:“

  • 峥嵘

    读音:zhēng róng

    繁体字:崢嶸

    短语:峥 嵯峨 巍峨 峻

    英语:extraordinary

    意思:(峥嵘,峥嵘)

     1.高峻貌。
      ▶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