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赠岐山姜明府》 昨夜闻山雨,归心便似迟。

昨夜闻山雨,归心便似迟。

意思:昨天晚上听到山雨,把心就好像慢。

出自作者[唐]李端的《赠岐山姜明府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昨夜闻山雨,归心便似迟》是一首描绘归乡之情的诗,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期待。 首联“昨夜闻山雨,归心便似迟”直接点明主题,诗人因为听到山雨的声音,心中萌生了归乡的念头,这种情感如同迟归的心。颔联“几回惊叶落,即到白头时”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深,他多次惊见树叶的飘落,仿佛看到了自己逐渐老去的身影。颈联“雁影将魂去,虫声与泪期”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,他似乎能感受到大雁带走的思念和虫鸣带来的泪水。尾联“非关口腹累,自是雪霜姿”则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并非出于对物质的追求,而是因为自己已经如同被雪霜打过的植物,需要回到家乡的土壤中重新生长。 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质朴,通过对山雨、落叶、大雁、虫鸣等自然景象的描绘,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。同时,诗中也透露出对故乡风物的怀念和对归乡后的美好期待。 此外,这首诗也表现出诗人对陶渊明、谢灵运等田园诗人的敬仰之情,通过描绘田园生活和山林景色,展现出诗人对自然、淳朴生活的向往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深情款款的归乡之诗,通过对自然、人生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热爱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昨夜闻山雨,归心便似迟。
几回惊叶落,即到白头时。
雁影将魂去,虫声与泪期。
马卿兼病老,宋玉对秋悲。
谢客才为别,陶公已见思。
非关口腹累,自是雪霜姿。
酿酒栽黄菊,炊粳折绿葵。
山河方入望,风日正宜诗。
牧竖寒骑马,边烽晚立旗。
兰凋犹有气,柳脆不成丝。
别后如相问,高僧知所之。
作者介绍
李端(737—784),字正已,赵州(今河北赵县)人,唐代诗人。少居庐山,师事诗僧皎然。大历五年进士。曾任秘书省校书郎、杭州司马。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,自号衡岳幽人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诗多为应酬之作,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,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,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,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。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子李虞仲,官至兵部侍郎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归心

    读音:guī xīn

    繁体字:歸心

    英语:converted to (religion)

    意思:(归心,归心)

     1.诚心归附。
      ▶《论语•尧曰》:“兴灭国,继绝世,举逸民,

  • 山雨

    读音:shān yǔ

    词语解释

    ⒈  长篇小说。王统照作。1933年发表。农民奚大有卖菜时遭兵大爷毒打和拘押,父亲卖掉田产将他赎出并由此一气身亡。后各种灾难不断袭来,奚大有被迫带着家人到城市谋生,但所见的是一片恐怖和黑暗。后在朋友影响下,他逐渐觉悟了。作品具有浓郁的北方农村色彩。

  • 昨夜

    读音:zuó yè

    繁体字:昨夜

    短语:前夜 前夕 昨晚

    英语:yestreen

    意思:
     1.昨天夜里。
      ▶南朝·宋·鲍照《上浔阳还都道中》诗:“昨夜宿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