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声只在树中间,极浦斜阳更有山。
意思:秋声只在树中间,极浦斜阳又有山。
出自作者[宋]朱继芳的《和颜长官百咏·渔父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秋声只在树中间,极浦斜阳更有山。卷却丝纶呼酒盏,鸥边聊得此身闲。》的确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秋天的景色为主题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闲适。
首先,诗的开头两句“秋声只在树中间,极浦斜阳更有山。”巧妙地描绘了秋天的声音和景象。诗人将秋声比喻为只在树中间传响的声音,形象地描绘出秋天的声音是如此的宁静而深沉。接着,“极浦斜阳更有山”则以夕阳照耀下的远山,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暖色调,给人以温暖和舒适的感觉。
其次,诗中的“卷却丝纶呼酒盏,鸥边聊得此身闲。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闲适之情。诗人放下钓鱼线,举起酒杯,与海鸥相伴,享受着这份身心的闲适。这种表达方式充满了诗人的自由和洒脱,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。
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诗意,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,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。同时,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闲适的追求,这种追求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诗歌,它以秋天的景象为主题,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表达,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闲适。同时,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,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。
相关句子
- 残樽系马立斜阳,忽送秋声满树凉。-- 出自《游城西故赵尚书果园与萧文明李士常陈玉汝潘》作者:[明]李东阳
- 月色横分窗一半,秋声正在树中间。-- 出自《枕上》作者:[宋]陆游
- 秋声隐地。-- 出自《清平乐·秋声隐地》作者:[宋]陈师道
- 秋声起。-- 出自《江南弄》作者:[元]周巽
- 秋声起。-- 出自《江南弄》作者:[元]周巽
- 萧萧又是秋声。-- 出自《临江仙·过眼韶华何处也》作者:[近代]王国维
- 哽噎秋声。-- 出自《沁园春·夜雨三更》作者:[宋]吴潜
- 斜阳迥迥。-- 出自《齐天乐 乙未暮,钱素庵见和前韵,再歌以谢》作者:[元]邵亨贞
- 风送入斜阳。-- 出自《诉衷情·孤城寒角韵悠》作者:[元]丘处机
- 斜阳又下。-- 出自《齐天乐 戊戌冬初,领省檄,会无锡州将李正》作者:[元]邵亨贞
- 斜阳暮。-- 出自《点绛唇·古寺萧条》作者:[元]刘秉忠
- 斜阳又下。-- 出自《齐天乐 戊戌冬初,领省檄,会无锡州将李正》作者:[元]邵亨贞
- 斜阳迥迥。-- 出自《齐天乐 乙未暮,钱素庵见和前韵,再歌以谢》作者:[元]邵亨贞
- 芳草斜阳路。-- 出自《点绛唇·分袂情怀》作者:[宋]陈允平
- 帆影斜阳里。-- 出自《贺新郎·帆影斜阳里》作者:[宋]黎廷瑞
- 芳草斜阳笛。-- 出自《点绛唇·绿染春波》作者:[宋]李莱老
- 斜阳目断。-- 出自《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 珊瑚网名书题跋卷八》作者:[元]陆留
- 天地中间大。-- 出自《贺新郎·天地中间大》作者:[宋]李昴英
- 慧照中间按。-- 出自《青莲池上客 继重阳韵》作者:[元]马钰
- 中间独现-- 出自《莺啼序》作者:[元]王哲
- 分得中间百岁。-- 出自《鹊桥仙·无穷前古》作者:[元]张野
- 中间玄妙细搜寻。-- 出自《临江仙·八卦分明铺摆定》作者:[元]王哲
- 中间小小吾庵。-- 出自《清平乐 次前韵》作者:[元]刘敏中
- 只在南园。-- 出自《六州歌头·西湖万顷》作者:[宋]辛弃疾
- 相寻只在。-- 出自《清平乐·平沙流水》作者:[宋]张炎
- 只在此心-- 出自《望蓬莱·词谨劝》作者:[元]王哲
- 只在心田-- 出自《菊花天·苦劝伊家省自煎》作者:[元]王哲
- 只在佳人-- 出自《南乡子 驿夫夜唱孤雁,隔舫听之,令人凄然》作者:[元]张翥
- 只在佳人-- 出自《南乡子 驿夫夜唱孤雁,隔舫听之,令人凄然》作者:[元]张翥
- 明月渐上床,团团树中没。-- 出自《戊戌秋夜郡邸不寐》作者:[明]归子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