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奉和杜员外扈从教阅》 薄狩三农隙,大阅五戎场。

薄狩三农隙,大阅五戎场。

意思:薄狩三农矛盾,大检阅五上战场。

出自作者[唐]李峤的《奉和杜员外扈从教阅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描绘战争场景和战前准备的,通过描绘士兵们的准备和战斗,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敬畏和对国家的忠诚。 首联“杪冬岩杀气,穷纪送颓光。”描绘了冬天的景象,山间充满了肃杀之气,时间已经到了年末,日暮西山。这暗示了战争即将来临,气氛紧张而肃杀。 颔联“薄狩三农隙,大阅五戎场。”描述了战争前的准备工作,农民们忙于狩猎和防御工作,军队则在战场上进行大规模的检阅和准备。 颈联“燕弧带晓月,吴剑动秋霜。”描绘了士兵们的武器和装备,弓箭带着晓月之光,剑则闪烁着秋天的寒霜。这些细节描绘出士兵们严阵以待的紧张气氛。 尾联“幸陪仙驾末,欣采翰林芳。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战争的敬畏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战争胜利的期待和对和平的向往。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战争的敬畏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胜利的期待。这首诗语言简练,描绘细致,情感真挚,是一首优秀的诗歌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杪冬岩杀气,穷纪送颓光。
薄狩三农隙,大阅五戎场。
菜田初起烧,兰野正开防。
夹岸虹旗转,分朋兽罟张。
燕弧带晓月,吴剑动秋霜。
原启前禽路,山萦后骑行。
云区坠日羽,星苑毙天狼。
礼振军容肃,威宣武节扬。
神心体殷祝,灵兆叶姬祥。
幸陪仙驾末,欣采翰林芳。
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
李峤(645年-714年),字巨山,赵州赞皇(今河北赞皇)人,唐朝宰相。

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,早年以进士及第,历任安定尉、长安尉、监察御史、给事中、润州司马、凤阁舍人、麟台少监等职。他在武后、中宗年间,三次被拜为宰相,官至中书令,阶至特进,爵至赵国公。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,以年老致仕,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。开元二年(714年)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,终年七十岁。

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,与苏味道并称“苏李”,又与苏味道、杜审言、崔融合称“文章四友”,晚年更被尊为“文章宿老”。但他历仕五朝,先是依附张易之兄弟及武三思,继而又追随韦氏一党,其人品多受诟病。史家评价,贬抑居多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大阅

    读音:dà yuè

    繁体字:大閱

    意思:(大阅,大阅)
    大规模地检阅军队。
      ▶《左传•桓公六年》:“秋,大阅,简车马也。”
      ▶汉·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岁惟仲冬,大阅西园。”
      ▶唐·元稹《赠太保

  • 三农

    读音:sān nóng

    繁体字:三農

    英语:agriculture-countryside-farmer; agriculture-rural areas-farmers

    意思:(三农,三农)
    <

  • 薄狩

    读音:bó shòu

    繁体字:薄狩

    意思:搏兽;打猎。
      ▶晋·陆云《南征赋》:“我徒既闲,顺时讲武,薄狩于原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李峤《奉和杜员外扈从教阅》:“杪冬严杀气,穷纪送穨光。薄狩三农隙,大阅五戎场。”

  • 戎场

    引用解释

    战场。《晋书·明帝纪论》:“去縗絰而践戎场,斩鲸鯢而拜园闕。”

    读音:róng chǎng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