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卷末偶题三首》 一卷疏芜一百篇,名成未敢暂忘筌。

一卷疏芜一百篇,名成未敢暂忘筌。

意思:一个卷上差不多一百篇,成名不敢暂时忘记筌。

出自作者[唐]郑谷的《卷末偶题三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对诗人对自己文学创作生涯的回顾和思考,表达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。 首联“一卷疏芜一百篇,名成未敢暂忘筌”中,“一卷疏芜”是对自己早期作品的不满,表达出诗人对自己的作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,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改进。“一百篇”则是对自己未来的期望,希望自己能够写出更多的优秀作品。而“名成未敢”则表达出诗人对自己的作品还不是很满意,不敢轻易地自以为是。 颔联“何如海日生残夜,一句能令万古传”则表达出诗人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敬仰。这里用“海日生残夜,一句能令万古传”来比喻自己的作品能够超越时空,流传千古。 颈联“七岁侍行湖外去,岳阳楼上敢题诗”则表达出诗人早年经历和勇气。这里提到诗人七岁时跟随父亲出行,在岳阳楼上敢于题诗,表现出他的勇气和胆识。 尾联“如今寒晚无功业,何以胜任国士知”表达出诗人对自己目前状况的不满,希望自己能够有所作为,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赏识。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,同时也表达出他对自己目前状况的不满和追求。通过这首诗,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文学艺术的执着和追求,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他的内心世界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一卷疏芜一百篇,名成未敢暂忘筌。
何如海日生残夜,一句能令万古传。
七岁侍行湖外去,岳阳楼上敢题诗。
如今寒晚无功业,何以胜任国士知。
一第由来是出身,垂名俱为国风陈。
此生若不知骚雅,孤宦如何作近臣?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疏芜

    读音:shū wú

    繁体字:疏蕪

    意思:(疏芜,疏芜)

     1.萧索荒芜。
      ▶《文选•谢朓<始出尚书省>诗》:“邑里向疏芜,寒流自清泚。”
      ▶吕向注:“朓之邑里,人物向疏,居处荒芜,谓别离久也。

  • 一卷

    读音:yī juàn

    繁体字:一卷

    造句:

  • 一百

    读音:yī bǎi

    繁体字:一百

    意思:
     1.数词。十的十倍。
      ▶《孟子•公孙丑下》:“前日于齐,王餽兼金一百而不受。”
      ▶唐·骆宾王《冬日宴》诗:“二三物外友,一百杖头钱。”
      ▶宋·葛立

  • 忘筌

    读音:wàng quán

    繁体字:忘筌

    意思:
     1.忘记了捕鱼的筌。比喻目的达到后就忘记了原来的凭借。语出《庄子•外物》:“荃者所以在鱼,得鱼而忘荃;蹄者所以在兔,得兔而忘蹄。”荃,通“筌”。
      ▶晋·何劭《赠张华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