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名非我有,至味知谁餐。
意思:不是我有虚名,知道谁吃到美味。
出自作者[宋]苏轼的《和陶杂诗十一首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余龄难把玩,妙解寄笔端》是一首表达对人生感悟和追求的诗。它通过描绘作者在艺术创作中的体验和思考,表达了对生命和时间的珍视,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索。
首句“余龄难把玩”,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无奈感,感叹岁月的流逝,人生的短暂。这里的“余龄”可以理解为剩余的年岁,而“把玩”则暗示了人们对时间的无能为力,无法留住或延缓时间的流逝。
“妙解寄笔端”则表达了作者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,通过笔墨纸砚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考。这里的“妙解”可以理解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掌握,而“笔端”则暗示了作者在艺术创作中的自由和创造力。
接下来的诗句“常恐抱永叹,不及丘明迁”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担忧。作者感到害怕自己不断地叹息,无法像古代的先贤一样有所成就。这里的“丘明迁”可以理解为古代的先贤,如孔子、左丘明等,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,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。
亲友们的劝告“放心饯华颠”,表达了他们对作者未来的关心和祝福,希望作者能够放心地迎接人生的晚年,不要因为年华的老去而感到沮丧。这里的“华颠”可以理解为头发花白,暗示了作者已经到了人生的中年或晚年。
最后两句“虚名非我有,至味知谁餐”,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生活的追求。作者认为虚名不是他所需要的,真正的滋味只有自己知道。这里的“至味”可以理解为生活的真谛和意义,而“知谁餐”则暗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。
最后两句“思我无所思,安能观诸缘”,表达了作者对内心的平静和淡泊的追求。作者认为自己不需要去思考太多的事情,只要保持内心的平静,就能够观察到生命中的种种缘份。这里的“思我无所思”可以理解为内心的空灵和无为,而“安能观诸缘”则暗示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欣赏。
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的追求,同时也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生活的热爱。通过这首诗,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,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,追求真正的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