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
《白水山佛迹岩(罗浮之东麓也,在惠州东北二》
潜鳞有饥蛟,掉尾取渴虎。
潜鳞有饥蛟,掉尾取渴虎。
意思:
水中的鱼有饥荒蛟龙,摇摆着尾巴取渴虎。
出自作者[宋]苏轼的《白水山佛迹岩(罗浮之东麓也,在惠州东北二》
全文赏析
原题:白水山佛迹岩(罗浮之东麓也,在惠州东北二十里。)
相关句子
潜鳞在渊。
-- 出自《赠蔡子笃诗》作者:[魏晋]王粲
初日下照,潜鳞俯见。
-- 出自《江郊》作者:[宋]苏轼
初日下照,潜鳞俯见。
-- 出自《江郊(并引)》作者:[宋]苏轼
潜鳞透暖偏堪射。
-- 出自《渔家傲引/渔家傲》作者:[宋]洪适
水生漪,皱嫩绿、潜鳞初跃。
-- 出自《白苎》作者:[宋]蒋捷
潜鳞亦安托,冰结长河水。
-- 出自《朔风寄永叔》作者:[宋]梅尧臣
田野有饥色,千金购莫邪。
-- 出自《感怀二十首》作者:[现代]陈独秀
路有饥妇人,抱子弃草间。
-- 出自《七哀诗》作者:[魏晋]王粲
上有饥鸢声,下有枯蓬根。
-- 出自《过奉口战晨》作者:[明]高启
海滨有渴汉,丰岁有饥人。
-- 出自《晚钟》作者:[现代]马一浮
余祸及吾民,来春有饥色。
-- 出自《和王夷仲咏施粥》作者:[宋]吴芾
上有饥鹰号,下有枯蓬走。
-- 出自《青冢》作者:[唐]白居易
自从此礼衰,伏腊有饥卧。
-- 出自《次韵子瞻记岁莫乡俗三首其一馈岁》作者:[宋]苏辙
自従此礼衰,伏腊有饥卧。
-- 出自《馈岁》作者:[宋]苏辙
神蛟穴其中,渴虎不敢临。
-- 出自《天平山白云泉》作者:[宋]范仲淹
春风吹野水,饮客如渴虎。
-- 出自《寄樊上友人》作者:[宋]张埴
楼中百兽恣腾掷,怒猊渴虎凌飞虬。
-- 出自《善权洞》作者:[明]陆师道
饮隽不无惊渴虎,醉归同约候鸣鸡。
-- 出自《再赠泽卿商卿道旧三首》作者:[宋]陈造
诗句原文
何人守蓬莱,夜半失左股。
浮山若鹏蹲,忽展垂天羽。
根株互连络,崖峤争吞吐。
神工自炉鞲,融液相缀补。
至今余隙罅,流出千斛乳。
方其欲合时,天匠麾月斧。
帝觞分余沥,山骨醉后土。
峰峦尚开阖,涧谷犹呼舞。
海风吹未凝,古佛来布武。
当时汪罔氏,投足不尽拇。
青莲虽不见,千古落花雨。
双溪汇九折,万马腾一鼓。
奔雷溅玉雪,潭洞开水府。
潜鳞有饥蛟,掉尾取渴虎。
我来方醉后,濯足聊戏侮。
回风卷飞雹,掠面过强弩。
作者介绍
苏轼简介
苏轼(1037年1月8日—1101年8月24日),字子瞻,又字和仲,号铁冠道人、东坡居士,世称苏东坡、苏仙。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省眉山市)人,祖籍河北栾城,北宋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。
嘉祐二年(1057年),苏轼进士及第。宋神宗时曾在凤翔、杭州、密州、徐州、湖州等地任职。元丰三年(1080年),因“乌台诗案”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。宋哲宗即位后,曾任翰林学士、侍读学士、礼部尚书等职,并出知杭州、颍州、扬州、定州等地,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、儋州。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,途中于常州病逝。宋高宗时追赠太师,谥号“文忠”。
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,在诗、词、散文、书、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。其文纵横恣肆;其诗题材广阔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“苏黄”;其词开豪放一派,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称“苏辛”;其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与欧阳修并称“欧苏”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苏轼亦善书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;工于画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有《东坡七集》、《东坡易传》、《东坡乐府》等传世。
关键词解释
潜鳞
读音:
qián lín
繁体字:
潛鱗
意思:
(潜鳞,潜鳞)
即鱼。
▶汉·王粲《赠蔡子笃》诗:“潜鳞在渊,归雁载轩。”
▶唐·杜甫《上后园山脚》诗:“潜鳞恨水壮,去翼依云深。”
▶明·李东阳
潜鳞详解
名句
|
成语
|
杂谈
|
词典
|
字典
|
拼音
|
谜语
|
拆字
|
造句
|
诗词上一句
|
诗词下一句
|
名字赏析
|
人物
|
其他
|
今日天气诗词
|
热门搜索
Copyright ©
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