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写怀次闲止痾韵》 往时初脱九秋痾,诗兴曾联水部何。

往时初脱九秋痾,诗兴曾联水部何。

意思:以往初脱九秋季病,诗兴起曾联水部什么。

出自作者[近代]陈三立的《写怀次闲止痾韵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以诗的形式,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。诗中通过对过去与友人唱和、如今病愈后的状态以及对于战争和死亡的描绘,展现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深深忧虑。 首联“往时初脱九秋痾,诗兴曾联水部何。”描绘了作者过去患痢病康复后的情景,以及与塾师何璞元的诗歌唱和,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。颔联“弹指黍离迎暮景,牵肠桃梗废酣歌。”则表达了时光荏苒、暮年将至的无奈。颈联“尧年历历苍人死,禹甸茫茫白骨多。”揭示了战争和死亡的残酷,表达了作者对人类命运的深深忧虑。尾联“拟拨烽烟追谢客,登山心迹托颐阿。”则表达了作者想要摆脱战争纷扰,寻求内心平静的愿望。 整首诗语言质朴,情感深沉,通过对过去和现实的描绘,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人类命运的深深思考。同时,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,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往时初脱九秋痾,诗兴曾联水部何。
(谓居湘时患痢病起与塾师何璞元相酬唱)弹指黍离迎暮景,牵肠桃梗废酣歌。
尧年历历苍人死,禹甸茫茫白骨多。
拟拨烽烟追谢客,登山心迹托颐阿。
(康乐登永嘉绿嶂山诗有颐阿竟何端句)
作者介绍
陈三立(1853年10月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。

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,历任吏部行走、主事。1898年戊戌政变后,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

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九秋

    读音:jiǔ qiū

    繁体字:九秋

    意思:
     1.指秋天。
      ▶晋·张协《七命》:“晞三春之溢露,溯九秋之鸣飙。”
      ▶南朝·宋·谢灵运《善哉行》:“三春燠敷,九秋萧索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月》诗:

  • 往时

    解释

    往时 wǎngshí

    [in the past] 过去的时候;往日

    他还像往时一样健谈

    引用解释

    从前。 汉 扬雄 《剧秦美新》:“往时 司马相如 作《封禪》一篇,以彰 汉氏

  • 诗兴

    读音:shī xìng

    繁体字:詩興

    英语:poetic inspiration

    意思:(诗兴,诗兴)
    作诗、吟诗的兴致或情绪。
      ▶唐·韦应物《夜偶诗客操公作》诗:“多谢非玄度,聊将诗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