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寄赵庶明推官》 明日边烽高百尺,同时御府出三旌。

明日边烽高百尺,同时御府出三旌。

意思:第二天边疆烽火高百尺,同时御府出三杆。

出自作者[宋]石介的《寄赵庶明推官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时代变迁、战乱频仍的画面,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关切。 首联“四十年来赞太平,君王耳畔管箫声”,以四十年的时间跨度为背景,描绘了一个长期的和平繁荣景象。君王耳边的管箫声,象征着国家的安宁和繁荣。 然而,颔联“定襄地域俄连震,莱牧男儿忽议兵”,突然转向了战乱的现实。定襄地区接连发生地震,莱牧的男儿们开始议论兵法,预示着战争的来临。这一转折,突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。 颈联“明日边烽高百尺,同时御府出三旌”,进一步描绘了战乱的严重程度。边疆的烽火高达百尺,御府同时出动了三面旌旗,意味着国家已经全面进入了战争状态。 尾联“将军请用多多算,能向当初见未萌”,诗人呼吁将军们多用计谋,能够预见并防范战争的萌芽。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未来的关切和希望。 整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鲜明的对比,展现了时代的变迁和国家的命运。诗人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描绘,表达了对国家和平繁荣的向往和对战争灾难的忧虑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四十年来赞太平,君王耳畔管箫声。
定襄地域俄连震,莱牧男儿忽议兵。
明日边烽高百尺,同时御府出三旌。
将军请用多多算,能向当初见未萌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百尺

    读音:bǎi chǐ

    繁体字:百尺

    意思:
     1.十丈。喻高、长或深。
      ▶汉·枚乘《七发》:“龙门之桐,高百尺而无枝。”
      ▶晋·左思《咏史》之二:“以彼径寸茎,荫此百尺条。”
      ▶《文选•鲍照

  • 边烽

    读音:biān fēng

    繁体字:邊烽

    意思:(边烽,边烽)

     1.边疆报警的烽火。
      ▶唐·沈佺期《塞北》诗之一:“海气如秋雨,边烽似夏云。”
      ▶明·梵琦《居庸关》诗:“渠答自今收战马,兜铃无

  • 明日

    读音:míng rì

    繁体字:明日

    英语:tomorrow

    意思:
     1.明天;今天的下一天。
      ▶《左传•文公十二年》:“两君之士皆未慭也,明日请相见也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李复言《

  • 三旌

    读音:sān jīng

    繁体字:三旌

    意思:
     1.指公、侯、伯三公。
      ▶《庄子•让王》:“子綦为我延之以三旌之位。”
      ▶陆德明释文:“三旌,三公位也。
      ▶司马本作三珪。”
      ▶唐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