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旅怀》 不知鸣凤飞何处,老却梧桐第一枝。

不知鸣凤飞何处,老却梧桐第一枝。

意思:不知道凤凰飞何处,老了梧桐第一枝。

出自作者[明]虞堪的《旅怀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野阁篝灯独夜时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人在野阁上独自夜读,风雨阻隔,无法归家的情景,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归途艰难的无奈。 首句“野阁篝灯独夜时,苦愁风雨失归期”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野阁上点燃灯火,独自度过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,心中充满了对归家的渴望和愁苦。风雨阻隔,使得诗人无法如期回家,这种无奈和苦涩跃然纸上。 “梦回蜀道关山险,行尽江南草木衰。”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的梦境,梦中他回到了蜀道关山,感受到了旅途的艰辛和危险。同时,江南草木衰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离别之痛。 “纵酒为怜花落去,懒眠重恨月来迟。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花落的怜悯和无奈,他借酒消愁,同时也对月来的迟感到厌烦和不满。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。 最后,“不知鸣凤飞何处,老却梧桐第一枝。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故乡梧桐树的忧虑。鸣凤是家乡的象征,而梧桐树则是诗人寄托乡思的地方。诗人不知道鸣凤飞到了哪里,同时也担心自己老去,不能再回到故乡。这种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让人动容。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野阁上的孤独和思乡之情,同时也表达了对归途艰难和故乡的忧虑。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朴素,读来让人感同身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野阁篝灯独夜时,苦愁风雨失归期。
梦回蜀道关山险,行尽江南草木衰。
纵酒为怜花落去,懒眠重恨月来迟。
不知鸣凤飞何处,老却梧桐第一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鸣凤

    读音:míng fèng

    繁体字:鳴鳳

    英语:the name of a drama in Ming Dynasty

    意思:(鸣凤,鸣凤)

     1.凤凰。传说中的瑞鸟。
      ▶《文

  • 梧桐

    读音:wú tóng

    繁体字:梧桐

    英语:(n) wutong tree (fermiana platanifolia), a lightweight and strong wood often used for musical instu

  • 何处

    读音:hé chǔ

    繁体字:何處

    英语:where

    意思:(何处,何处)
    哪里,什么地方。
      ▶《汉书•司马迁传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节,怯夫慕义,何处不勉焉!”唐·王昌龄《梁苑》诗:“万乘

  • 不知

    读音:拼音:bù zhī 五笔:gitd

    不知的解释

   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

    词语分解

    •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。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
  • 一枝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一根枝杈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鷦鷯巢於深林,不过一枝。” 晋 张华 《鹪鹩赋》:“其居易容,其求易给,巢林不过一枝,每食不过数粒。”后用以比喻栖身之地。 唐 杜甫 《宿府》诗:“已忍伶俜十年事,强移栖息一枝安。” 宋 曾巩 《次道子中书问归期》:“一枝数粒身安稳,不羡云鹏九万飞。” 清 方文 《庐山·玉帘泉》诗:“小楼暖可居,他日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