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蠶室》 年年桑柘如云绿,翻织谁家锦地衣。

年年桑柘如云绿,翻织谁家锦地衣。

意思:年年桑树如云绿,翻织谁家织地毯。

出自作者[宋]杨备的《蠶室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描绘农村生活场景的诗,通过对缫丝女在机上摘茧抽丝的描绘,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和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。 首句“摘茧抽丝女在机”,直接点明主题,描绘出一幅缫丝女的劳作场景。诗句以简洁明快的语言,勾勒出女子的形象,表现出她们在劳动中的专注和辛勤。 “茅簷苇箔旧堂扉”一句,描绘了缫丝女工作的场所,通过“茅簷”和“苇箔”这些简陋的设施,进一步展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和朴素。同时,“旧堂扉”也暗示了这些缫丝女可能并非出身于富贵之家,而是靠自己的劳动来换取生活所需。 “年年桑柘如云绿”一句,通过描绘桑树和柘树的繁茂,展现了农村环境的优美和生活的富饶。绿色的桑柘,如同云彩般茂盛,为农村生活增添了生动的色彩。 “翻织谁家锦地衣”一句,将目光转向了缫丝女的工作成果——缫出的丝,她们正在将丝编织成美丽的锦地衣。这一句既表达了缫丝女劳动的成果,又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,谁家的锦地衣是由这些缫出的丝制成的呢?这无疑为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,也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,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和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。通过对缫丝女的描绘,展现了农村环境的优美和生活的富饶,同时也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和敬意。诗歌语言质朴自然,情感真挚动人,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情味的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摘茧抽丝女在机,茅簷苇箔旧堂扉。
年年桑柘如云绿,翻织谁家锦地衣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地衣

    读音:dì yī

    繁体字:地衣

    英语:lichen

    意思:
     1.即地毯。
      ▶唐·白居易《红绣毬》诗:“地不知寒人要暖,少夺人衣作地衣。”
      ▶明·汤显祖《邯郸记•入梦》:“

  • 如云

    读音:rú yún

    繁体字:如雲

    英语:cloudlike

    意思:(如云,如云)

     1.形容盛多。
      ▶《诗•郑风•出其东门》:“出其东门,有女如云。”
      ▶毛传:“

  • 谁家

    读音:shuí jiā

    繁体字:誰家

    意思:(谁家,谁家)

     1.何家,哪一家。
      ▶《乐府诗集•相和歌辞二•蒿里》:“蒿里谁家地,聚歛魂魄无贤愚。”
      ▶《水浒传》第二八回:“武松忍耐不住,按定

  • 年年

    读音:nián nián

    繁体字:年年

    意思:每年。
      ▶《宋书•礼志二》:“成帝时,中宫亦年年拜陵,议者以为非礼。”
      ▶元·陆仁《题金陵》诗:“忘情只有龙河柳,烟雨年年换旧条。”
      ▶清·纳兰性德《卜

  • 桑柘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桑木与柘木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季春之月﹞命野虞无伐桑柘,鸣鳩拂其羽,戴胜降於桑。” 宋 朱彧 《萍洲可谈》卷二:“而先植桑柘已成,蚕丝之利,甲於东南,迄今尤盛。” 元 张养浩 《寨儿令·绰然亭独坐》曲:“杨柳风微,苗稼云齐,桑柘翠烟迷。” 清 周亮工 《樵川城中》诗:“林边桑柘好,何地认烽烟。”

    2.指农桑之事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