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柳条边》 汉使今行虎落中,秦城合筑龙荒外。

汉使今行虎落中,秦城合筑龙荒外。

意思:汉朝使者现在行虎落中,秦城与周边建筑龙。

出自作者[清]纳兰性德的《柳条边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描绘边疆景象和历史思考的诗,通过对边疆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反思,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的敬畏和感慨。 首句“是处垣篱防绝塞,角端西来画疆界”描绘了边疆的景象,用垣篱、防线、边塞等意象,勾勒出一幅边疆防线的景象,表现出边疆的严防死守和边界的清晰。而“角端西来画疆界”则运用神话传说,表达了边疆的神秘和边界的不可侵犯。 “汉使今行虎落中,秦城合筑龙荒外”两句,进一步描绘了边疆的历史,用汉使、虎落、秦城等意象,表现了边疆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的交流。同时,也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边疆的敬畏。 “龙荒虎落两依然,护得当时饮马泉”两句,描绘了边疆的现在,用龙荒、虎落等意象,表现了边疆的严防死守和边民的坚韧不拔。同时也表达了对边疆现状的感慨和敬意。 最后两句“若使春风知别苦,不应吹到柳条边”,通过对春风的拟人化描写,表达了对边疆人民的同情和对边疆的思念。这两句诗也暗示了边疆人民的生活并不容易,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边疆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反思,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的敬畏和感慨,同时也表达了对边疆人民的同情和支持。这首诗语言简练,意象丰富,情感真挚,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是处垣篱防绝塞,角端西来画疆界。
汉使今行虎落中,秦城合筑龙荒外。
龙荒虎落两依然,护得当时饮马泉。
若使春风知别苦,不应吹到柳条边。
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简介
纳兰性德(1655年1月19日—1685年7月1日),叶赫那拉氏,字容若,号楞伽山人,满洲正黄旗人,清朝初年词人,原名纳兰成德,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。大学士明珠长子,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。

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,文武兼修,十七岁入国子监,被祭酒徐元文赏识。十八岁考中举人,次年成为贡士。康熙十二年(1673年)因病错过殿试。康熙十五年(1676年)补殿试,考中第二甲第七名,赐进士出身。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。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——《通志堂经解》,深受康熙皇帝赏识,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。

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(1685年)五月三十日(1685年7月1日)溘然而逝,年仅三十岁(虚龄三十有一)。纳兰性德的词以“真”取胜,写景逼真传神,词风“清丽婉约,哀感顽艳,格高韵远,独具特色“。著有《通志堂集》、《侧帽集》、《饮水词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秦城

    读音:qín chéng

    繁体字:秦城

    意思:指秦·长城。
      ▶清·黄景仁《拟饮马长城窟》诗:“秦城苍苍汉月白,秋风饮马城边窟。”

    解释:1.指秦长城。

  • 虎落

    读音:hǔ luò

    繁体字:虎落

    意思:篱落;藩篱。古代用以遮护城邑或营寨的竹篱。亦用以作为边塞分界的标志。
      ▶《汉书•晁错传》:“要害之处,通川之道,调立城邑,毋下千家,为中周虎落。”
      ▶颜师古注:“虎落者,

  • 荒外

    读音:huāng wài

    繁体字:荒外

    意思:八荒之外。指未开化的边远地区。
      ▶《后汉书•班超传》:“夫要功荒外,万无一成,若兵连祸结,悔无及已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李峤《安辑岭表事平罢归》诗:“春色遶边陲,飞花出荒外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