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夏日十二首》 陶令抛官易,庞公去隐深。

陶令抛官易,庞公去隐深。

意思:陶令抛官容易,庞公离开隐深。

出自作者[宋]张耒的《夏日十二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陶渊明和庞公的典故,以及对于浮世人生的思考。 首联“陶令抛官易,庞公去隐深”,诗人借用了陶渊明辞官归隐和庞通隐居的故事,表达出对于浮世人生的感慨。陶渊明为了追求内心的平静,选择抛弃官位,这是一种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;而庞公选择隐居深山,也是对于世俗纷争的一种逃避。这两句诗表达了人生在世,面对浮世纷争,应该如何选择的问题。 颔联“由来浮世事,可见昔人心”,进一步深化了主题,指出浮世人生中的种种事情,都是可以让人理解的,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面对这样的人生。这一联表达了人生的普遍性,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。 颈联“卜筑闲多思,奔驰病不禁”,诗人开始描述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。在闲暇之余,诗人会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,但是长期的奔波劳碌却让他感到疲惫不堪。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矛盾态度,既有对于生活的思考,又有对于生活的无奈。 尾联“檐楹来燕雀,鸾鹤自山林”,诗人以燕雀、鸾鹤自山林来比喻那些在世俗生活中依然保持本心的人,表达出对于他们的赞美和欣赏。同时,这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于浮世人生的态度,即使身处世俗之中,也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由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陶渊明、庞公等典故,表达了诗人对于浮世人生的深刻理解,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矛盾和无奈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寓意深远,值得一读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陶令抛官易,庞公去隐深。
由来浮世事,可见昔人心。
卜筑闲多思,奔驰病不禁。
檐楹来燕雀,鸾鹤自山林。
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
张耒(1054~1114年),字文潜,号柯山,人称宛丘先生、张右史。生于北宋至和元年(1054年),殁于政和四年(1114年),享年六十一岁。

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,历任临淮主簿、著作郎、史馆检讨。哲宗绍圣初,以直龙阁知润州。宋徽宗初,召为太常少卿。苏门四学士之一。“苏门四学士”(秦观、黄庭坚、张耒、晁补之)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。诗学白居易、张籍,平易舒坦,不尚雕琢,但常失之粗疏草率;其词流传很少,语言香浓婉约,风格与柳永、秦观相近。代表作有《少年游》、《风流子》等。《少年游》写闺情离思,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,让人羡煞爱煞,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“浓得化不开”。著有《柯山集》、《宛邱集》。词有《柯山诗余》,赵万里辑本。后被指为元佑党人,数遭贬谪,晚居陈州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隐深

    读音:yǐn shēn

    繁体字:隱深

    意思:(隐深,隐深)
    幽深。
      ▶《文选•嵇康<琴赋>》:“且其山川形势,则盘纡隐深。”
      ▶李善注:“隐,幽;深,邃也。”

    解释:

  • 陶令

    读音:táo lìng

    繁体字:陶令

    意思:指晋·陶潜。
      ▶陶潜曾任彭泽令,故称。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奉寄河南韦尹丈人》诗:“浊酒寻陶令,丹砂访葛洪。”
      ▶元·赵孟頫《见章得一诗因次其韵》:“无酒难供陶令

  • 抛官

    引用解释

    辞官,弃官。 宋 杨万里 《宿城外张氏庄早起入城》诗之三:“眠云跂石十餘年,回首抛官一瞬间。”

    读音:pāo guān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