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谩书》 高楼不隔东南望,苦雾游云莫谩遮。

高楼不隔东南望,苦雾游云莫谩遮。

意思:高楼不隔东南望,苦雾游说没有欺骗遮。

出自作者[宋]周邦彦的《谩书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丽日烘帘幔影斜,酒余春思托韶华。高楼不隔东南望,苦雾游云莫谩遮。》是一首描绘春天午后景象的诗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之情。 首句“丽日烘帘幔影斜”,描绘了春日午后阳光透过帘幔,映照出影子,温暖而明媚的景象。烘字用得巧妙,既表现了阳光的温暖,又描绘了帘幔的轻盈。句中“斜”字则形象地描绘出阳光的柔和与影子在地面上的曲折。 “酒余春思托韶华”一句,诗人将饮酒后的思虑和春天的时光联系起来,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眷恋。这里的“酒余”表达了诗人酒后的闲适心情,“春思”则表达了对春光的怀念,而“韶华”则是对春天和青春的象征。 “高楼不隔东南望,苦雾游云莫谩遮。”这两句诗的含义是,即使天空有云遮住了视线,但高楼的望眼仍能望向东南方向,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向往。其中,“不隔”表达了诗人对目标的坚定追求,“苦雾游云”比喻了生活中的困难和阻碍,“莫谩遮”则表达了不畏困难,必将达到目标的决心。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午后景象的描绘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,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。语言简洁明快,意象生动,富有诗意,是一首优秀的诗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丽日烘帘幔影斜,酒余春思托韶华。
高楼不隔东南望,苦雾游云莫谩遮。
作者介绍 范成大简介
周邦彦(1057—1121),北宋著名词人。字美成,号清真居士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,但相当喜欢读书。

神宗赵顼元丰初,在汴京作太学生,写了一篇《汴都赋》,描述当时汴京盛况,歌颂了新法,受到赵顼的赏识,被提拔为太学正。以后十馀年间,在外飘流,作过庐州(今安徽合肥市)教授、溧水(在今江苏省)县令等。哲宗赵煦绍圣三年(1096)以后,又回到汴京,作过国子监主簿、校书郎等官。徽宗赵佶时,提举大晟府(最高音乐机关),负责谱制词曲,供奉朝廷。又外调顺昌府、处州等地。后死于南京(今河南商丘市南)。

周邦彦精通音律,曾创作不少新词调。作品多写闺情、羁旅,也有咏物之作。格律谨严,语言曲丽精雅,长调尤善铺叙。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。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“正宗”。旧时词论称他为“词家之冠”或“词中老杜”,是公认“负一代词名”的词人,在宋代影响甚大。有《清真居士集》,已佚,今存《片玉集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高楼

    读音:gāo lóu

    繁体字:高樓

    造句:

  • 东南

    读音:dōng nán

    繁体字:東南

    短语:北部 沿海地区 西北部

    英语:southeast

    意思:(东南,东南)

     1.介于东与南之间的方位或方向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