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史魏公东湖别墅二首》 徜徉绿野春波上,徙倚石楼烟霭间。

徜徉绿野春波上,徙倚石楼烟霭间。

意思:闲步绿野春波上,徘徊在石楼烟雾霭间。

出自作者[宋]刘应时的《史魏公东湖别墅二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题目是《徜徉绿野春波上,徙倚石楼烟霭间。
只恐苍生待霖雨,未容谢傅老东山。》,作者是唐朝诗人李中。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的诗。 首句“徜徉绿野春波上”,诗人漫步在春天的田野上,欣赏着春波荡漾的美景。绿野,指的是春天的田野,生机勃勃,充满活力;春波,则是春天的象征,清澈、柔和,给人以宁静、舒适的感觉。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得、陶醉于自然美景的情景。 次句“徙倚石楼烟霭间”,诗人离开了田野,登上了石楼,俯瞰着云雾缭绕的景色。石楼,象征着高耸入云的山峰;烟霭,则是云雾弥漫的景象,给人以神秘、朦胧的感觉。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、欣赏自然美景的情景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。 第三句“只恐苍生待霖雨”,诗人担心百姓等待春雨的到来,表达了他对百姓的关心和忧虑。霖雨,指的是连绵不断的春雨,象征着生机和希望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关心和责任感,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崇高情怀。 最后一句“未容谢傅老东山”,诗人以谢傅自比,表达了自己不愿像谢傅那样隐居山林、不问世事的心情。未容,不允许、不能的意思;谢傅,指的是东晋时期的名将谢安,他曾隐居东山,后被朝廷召回,出仕为官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责任感,同时也体现了他的积极进取、勇于担当的精神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个人的情感表达,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情怀。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百姓的关心,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,同时也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责任感。最后一句通过自比谢傅,展现了诗人积极进取、勇于担当的精神,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徜徉绿野春波上,徙倚石楼烟霭间。
只恐苍生待霖雨,未容谢傅老东山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石楼

    读音:shí lóu

    繁体字:石樓

    意思:(石楼,石楼)

     1.石牌坊。
      ▶北魏·郦道元《水经注•淯水》:“水南道侧有二石楼,相去六七丈,双跱齐竦,高可丈七八,柱圆围二丈有余,石质青绿,光可以鉴。其上栾栌

  • 春波

    读音:chūn bō

    繁体字:春波

    意思:
     1.春水的波澜。
      ▶南朝·宋·谢灵运《孝感赋》:“荑柔叶于枯木,起春波于寒川。”
      ▶唐·张泌《春晚谣》:“萧关梦断无寻处,万叠春波起南浦。”
     

  • 徙倚

    读音:xǐ yǐ

    繁体字:徙倚

    英语:pace up and down

    意思:犹徘徊;逡巡。
      ▶《楚辞•远游》:“步徙倚而遥思兮,怊惝怳而乖怀。”
      ▶王逸注:“彷徨东西,意愁愤也。

  • 徜徉

    读音:cháng yáng

    繁体字:徜徉

    短语:游 游荡 游逛 闲逛 荡 闲荡

    英语:roam

    意思:
     1.犹徘徊。盘旋往返。
      ▶《淮南子•人间训

  • 倚石

    读音:yǐ shí

    繁体字:倚石

    意思:
     1.耸立的石头。
      ▶《初学记》卷五引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幽明录》:“上有倚石,如二人像攘袂相对。”
      ▶宋·张淏《云谷杂记•艮岳》:“艮岳倚石排空,周环曲折,有蜀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