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宗室公寿挽词二首》 天网恢中夏,宾筵禁列侯。

天网恢中夏,宾筵禁列侯。

意思:天网恢中夏,宾席禁止列侯。

出自作者[宋]黄庭坚的《宗室公寿挽词二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昔在熙宁日,葭莩接贵游。题诗奉先寺,横笛宝津楼。天网恢中夏,宾筵禁列侯。但闻刘子政,头白更清修。》以一种追忆的笔触,描绘了作者在熙宁年间的丰富生活。 首两句“昔在熙宁日,葭莩接贵游。”描绘出作者在熙宁年间的社交生活,与上层社会有着密切的交往。这里的“葭莩”常用来比喻贫富之间,此句表达了作者与权贵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。 “题诗奉先寺,横笛宝津楼。”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在奉先寺前题诗,以及在宝津楼上吹笛的场景。这些活动展示了作者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才华。 “天网恢中夏,宾筵禁列侯。”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在熙宁年间受到的尊重和礼遇。这里用“天网恢中夏”来比喻朝廷的宽大和包容,而“宾筵禁列侯”则表达了作者受到众多权贵宴请的场景,进一步突显了作者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力。 “但闻刘子政,头白更清修。”最后两句以一种感慨的语气收尾,表达了时光流逝,作者已经不再年轻,但依然保持清修和卓越的品质。这里用“刘子政”来比喻作者的学识和才华,而“头白更清修”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自身品质的肯定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熙宁年间的社交、文化、政治生活,展现了一个才华横溢、社交广泛、受人尊重的形象。同时,诗中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身品质的肯定,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昔在熙宁日,葭莩接贵游。
题诗奉先寺,横笛宝津楼。
天网恢中夏,宾筵禁列侯。
但闻刘子政,头白更清修。
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
黄庭坚(1045.8.9-1105.5.24)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,洪州分宁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)人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与杜甫、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黄庭坚为其中一宗)之称。与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,合称为“苏门四学士”。生前与苏轼齐名,世称“苏黄”。

著有《山谷词》,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列侯

    读音:liè hóu

    繁体字:列侯

    英语:noblemen

    意思:
     1.爵位名。
      ▶秦制爵分二十级,彻侯位最高。
      ▶汉承秦制,为避汉武帝·刘彻讳,改彻侯为通侯,或称“列侯

  • 中夏

    读音:zhōng xià

    繁体字:中夏

    英语:ancient name for China

    意思:I

     1.指华夏;中国。
       ▶《文选•班固<东都赋>》:“目中夏而布德,瞰四

  • 天网

    读音:tiān wǎng

    繁体字:天網

    英语:skynet

    意思:(天网,天网)

     1.上天布下的罗网。
      ▶汉·班固《幽通赋》:“观天网之纮覆兮,实棐谌而相训。”
     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