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眼暗》 早年勤倦看书苦,晚岁悲伤出泪多。

早年勤倦看书苦,晚岁悲伤出泪多。

意思:早些年辛勤倦读书苦,晚年悲伤出泪多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眼暗》

全文赏析

早年勤倦看书苦,晚岁悲伤出泪多。 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,表达了诗人对早年错误生活方式的悔恨,以及晚年疾病缠身的悲凉。诗人早年勤奋读书,但因为过度投入,导致眼睛受损,视力逐渐下降,最终病痛缠身。这种痛苦的经历,让诗人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,也让他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。 眼损不知都自取,病成方悟欲如何。 诗人早年视力受损,却并未意识到这是自己的错误所致,直到晚年病成才明白这一点。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,让诗人更加悔恨自己的过去,也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。同时,这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自我反省的精神。 夜昏乍似灯将灭,朝暗长疑镜未磨。 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视力状况。夜晚昏暗得像灯快要熄灭一样,早晨昏暗得像镜子没有磨亮一样。这种视觉上的困难和痛苦,让诗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。 千药万方治不得,唯应闭目学头陀。 尽管尝试了各种药物和方法,但诗人的视力问题仍然无法得到治愈。在这种情况下,诗人决定像头陀一样,通过闭目静修来缓解视力问题带来的痛苦。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自我救赎的决心,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认同和追求内心平静的渴望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的生活经历和视力问题,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错误的反思和对现在生活的珍惜。同时,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自我救赎的精神,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。这首诗语言朴素、情感真挚,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意义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早年勤倦看书苦,晚岁悲伤出泪多。
眼损不知都自取,病成方悟欲如何。
夜昏乍似灯将灭,朝暗长疑镜未磨。
千药万方治不得,唯应闭目学头陀。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早年

    读音:zǎo nián

    繁体字:早年

    短语:已往 往常 往昔 昔日 旧时 往 昔 以往 往日 过去 往时

    英语:in the year one

    意思:

  • 悲伤

    读音:bēi shāng

    繁体字:悲傷

    短语:难受 凄然 悲 如丧考妣 哀 可悲

    英语:sorrowful

    意思:(悲伤,悲伤)
    悲痛忧伤。
      ▶《汉

  • 看书

    读音:kàn shū

    繁体字:看書

    造句:

  • 勤倦

    读音:qín juàn

    繁体字:勤倦

    意思:犹倦勤。指皇帝倦于政事或居于高位的官员辞官告退。
      ▶《旧唐书•玄宗纪论》:“上乃务清净,事薰修,留连轩后之父,舞咏伯阳之说,虽稍移于勤倦,亦未至于怠荒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