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早入皇城赠王留守仆射》 城柳宫槐谩摇落,悲愁不到贵人心。

城柳宫槐谩摇落,悲愁不到贵人心。

意思:城柳宫槐地凋零,悲愁不到贵人心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早入皇城赠王留守仆射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描绘深夜景象并抒发内心感受的诗。首句“津桥残月晓沈沈”描绘了黎明前的景象,月亮已落,天色深沉。这里的“津桥”给整个画面增加了空间感,使人仿佛能看到宽阔的河流和高耸的桥梁。而“残月”和“晓沈沈”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。 次句“风露凄清禁署深”进一步描述了环境的气氛。风露凄清,让人感到一丝寒意,而“禁署深”则传达出一种庄重、严肃的感觉,也暗示了这是一个在官府或宫廷内的景象。 第三句“城柳宫槐谩摇落”则通过具体的景物进一步描绘了这个环境。“城柳”和“宫槐”摇曳在风中,给人一种生动而鲜明的视觉印象。而“谩摇落”则传达出一种无忧无虑,自由自在的感觉。 最后一句“悲愁不到贵人心”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。尽管周围的环境可能带有一些悲凉的气氛,但诗人内心的悲愁却并未影响到那些贵人。这里的“贵人”可能是指那些地位高贵,生活优越的人,他们可能无法理解普通人的悲愁。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象描绘和内心感受的表达,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、社会的敏锐洞察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津桥残月晓沈沈,风露凄清禁署深。
城柳宫槐谩摇落,悲愁不到贵人心。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悲愁

    读音:bēi chóu

    繁体字:悲愁

    英语:sad; heavy-hearted; low-spirited

    意思:悲伤忧愁。
      ▶《楚辞•九辩》:“离芳蔼之方壮兮,余萎约而悲愁。”
     

  • 人心

    读音:rén xīn

    繁体字:人心

    英语:popular feeling

    意思:
     1.人的心地。
      ▶《孟子•滕文公下》:“我亦欲正人心、息邪说、距诐行、放淫辞,以承三圣者。”

  • 不到

    读音:bú dào

    繁体字:不到

    英语:absent oneself from

    意思:
     1.不到达。
      ▶《诗•大雅•韩奕》:“蹶父孔武,靡国不到。”
      ▶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五

  • 宫槐

    读音:gōng huái

    繁体字:宮槐

    意思:(宫槐,宫槐)
    槐树。据《周礼》,周代宫廷植三槐,三公位焉,故后世皇宫中多栽植,因称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元帝《漏刻铭》:“宫槐晚合,月桂宵晖。”
      ▶唐·王维《宫槐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